第220部分(3 / 4)

小說:海疆 作者:青詞

官兵陣亡的話那麼今天尼古拉一世就是在組織一場大規模的自殺。

杜拉維耶夫斯基知道中華帝國方面的重炮乃至七十五毫米炮群還沒開炮,一旦形成多重有效的火力封鎖的話,恐怕這四萬多俄軍就撤不下來了

雖然,俄軍擁有一百六十萬兵,但是這參與進攻的七萬多部隊卻是俄軍的精銳所在,杜拉維耶夫斯基是此次出兵整編的具體負責人,在近二百萬軍隊中四十萬為極度缺乏軍事訓練的輜重部隊,在一百六十餘萬的戰鬥部隊中,七個哥薩克騎兵師最為精銳驍勇,之後就是二十個經過整整一年半編練的步兵師,相對後續突擊組建不足六個月,甚至不足三個月的部隊,杜拉維耶夫斯基只能用無語去形容,因為那樣的部隊根本算不上部隊,他們只是一群穿著軍服的農民,邋里邋遢的佇列和紛亂的進攻隊形,杜拉維耶夫斯基懷疑那些新組建的軍隊看到這血肉橫飛的景象會怎麼樣?直接潰散?

杜拉維耶夫斯基在盤算著如果按尼古拉一世的戰術安排,估計今天不但進攻會遭到慘敗,精銳部隊遭遇重創,就連整體計程車氣恐怕都要遭到巨大的影響。

就在尼古拉一世準備將後備的五個師全部投入加強攻勢的時候,俄軍最高參謀長,也就是此次進攻計劃的主體擬定人米洛德洛夫突然對尼古拉一世道:“陛下,我認為在投入過多的部隊並不合適,現在我們既然已經達到了試探攻擊的目的,所以我建議您分批的將部隊撤下來”

米洛德洛夫的話讓興高采烈的尼古拉一世如同遭受了當頭棒喝一般,尼古拉一世自己就等於是一個軍事戰術上的白痴,在戰略他尼古拉一世還算勉強通曉一些,起碼在幕僚的幫助下還不至於出現魯莽的舉動,在這一點上,尼古拉一世的優勢就是他十分樂意聽從最高參謀長米洛德洛夫等幕僚的建議,在尼古拉一世看來這樣會讓他本人顯得更加聰明一些。

不過竟然是米洛德洛夫勸解自己停止進攻並且將部隊分批撤下,如果是別人尼古拉一世一定會嗤之以鼻的,但是米洛德洛夫卻不同,於是尼古拉一世正了正身體道:“那麼請我親愛的最高參謀長給我一個充足的理由吧”

第三百二十五章 戈茹夫要塞之戰(四)

米洛德洛夫望著一臉疑惑的尼古拉一世和一旁略顯驚訝的杜拉維耶夫斯基,於是淡然道:“中華帝國方面現在為何遲遲不進行炮火覆蓋,其目的就在於等我們這七萬人全部進入其的口袋而已,對於外圍要塞的攻堅我們並不能以尋常的模式進行,首先戈茹夫要塞是德國人的心血之作,是能夠駐紮幾十萬部隊的大型戰略防禦點,其位置又屬於交通要衝,我們根本避無可避,對於敵軍的外圍堡壘群我建議採用單向多路掘進的方式進行,採用堆積壓埋式的爆破方式進行。”

尼古拉一世並不明白什麼是單向多路掘進或者是堆積壓埋式的爆破,但是對於米洛德洛夫他已然有了一種盲目的信任,尼古拉一世環顧眾人猶豫了一下道:“那就按最高參謀長的意思辦吧把進攻的部隊分批的撤下來,這樣我們的損失也會相對輕一些”

米洛德洛夫可以說是由衷的鬆了口氣,但是米洛德洛夫絲毫沒有注意到在角落中一雙散發著兇狠目光的眼睛在盯著自己的後背。

恩菲格洛親王此刻已經將米洛德洛夫恨得牙根直癢,因為只有尼古拉一世的肆意妄為才會徹底的激起下面將領們的嚴重不滿,這樣他才會有機可趁,但是今天米洛德洛夫可以說是破壞了他的好事,讓尼古拉一世懸崖勒馬。

米洛德洛夫是一個優秀的參謀人員,但是他所指揮的部隊和指揮官卻並非一流的,原本分批撤退是為了減少中華帝國對其意圖的判斷,將兵力分批撤下以免遭到對方的火力急襲從而導致嚴重傷亡。

但是後續部隊的撤退引發了前方攻擊部隊的不穩定,尤其面對密集的火力封鎖,俄軍部隊雖然前仆後繼但是傷亡非常慘重,由於命令的傳達速度快於後續部隊的撤退速度,所以進攻的俄軍各部在撤退的時機上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進攻四號堡壘群的俄軍部隊一股腦的進行部分先後的退卻讓其左翼的俄軍也陷入了莫名的恐慌與慌亂之中,尤其是當撤退命令下達之後,俄軍更是驚慌的奪路而逃,可以說俄軍的逃跑速度要遠遠的大於其的進攻效率。

及時發現這一情況的徐耀庭立即下令配屬給前沿的七十五毫米炮群立即開炮用火力封鎖俄軍的退路。

即便在七十五毫米炮群密集的炮擊下,俄軍依然蜂擁一般的冒死穿越火力封鎖線,有的丟掉步槍甩掉大衣狂奔,有的在地上爬行在彈坑中騰躍翻滾,甚至還有的乾脆趴在地上裝死,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