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有光人有情正文卷第200章囤積物資從孫家出來,明月帶著冬至去街上走了一圈兒。
首先是齊老大夫家的那間醫館,她一開口就問齊老大夫的二徒弟訂了一大批的常用藥丸,然後就是託了對方幫著尋摸最少五十年份的兩支人參。
已經不怎麼給人看診的齊老大夫被她嚇了一跳,問她為何突然屯藥,明月也沒瞞著,直接把明年可能會鬧旱災的事情告訴了齊老大夫。
齊老大夫若有所思,等到明月一走,他立馬就派了幾個小藥童上街打聽訊息。
等到縣裡的富戶鄉紳正偷摸兒賣田的訊息傳回醫館,齊老大夫頓時也跟著忙碌起來。
除了提醒自家人、親戚朋友以及醫館裡的大夫、藥童屯糧、屯藥、屯日常用品之外,他還吩咐了自己的大徒弟和二徒弟調整醫館的藥材採購清單。
再說明月。
從齊老大夫的醫館裡出來之後,她又跟街上的各家鋪子訂購了大量布匹、棉花、餐具、炊具、調味品...
把能想到、能買到的全都買了一遍,明月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到自家接收貨物。
因為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明月連午飯都是在街上買的芝麻燒餅和小米稀飯。
“我已經跟王叔說好了,年後咱們就把隔壁的那棟宅子買下來。”傍晚時分,明月正拿了個小算盤噼裡啪啦算著賬,喻嘉言大步流星走了進來。
他們家旁邊兒、明家對門兒的那棟宅子屬於一戶姓王的人家。
王家的當家男人王治,他生母過世之後,他祖母立馬就張羅著給他父親另外娶了一個新媳婦兒。
王治抗爭無果,激憤之下便就隻身一人來了福興縣。
彼時他還只是一個年方十六的少年郎,初出茅廬,舉目無親,可他卻硬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和精明,在福興縣闖出了不小的名堂。
如今他已經四十有五,過去的近三十年時光留給他的,除了和樂美滿的家庭,還有足夠他們一家用上四到五代的寶貴財富。
與生活幸福美滿的王治截然相反,他那個當初歡歡喜喜另娶新婦的父親,如今正過著水深火熱、生不如死的日子。
明月和喻嘉言原本對王家的往事一無所知,可卻架不住王治的父親三番五次派人上門來鬧。
他被珠胎暗結的小女兒氣到中風,他後娶的妻子以及他和對方一起誕育的他的二兒子卻都恨不得他立刻就死。
他後娶的妻子一是心疼女兒,二是早就厭煩了這個比自己年紀大上十多歲、脾氣又格外不好的糟老頭子。
他後生的二兒子則是盼著自己能夠早日當家做主,然後也好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再也不必忍受自家老爹的嚴厲管束。
母子三人一拍即合,家裡除了少數依然忠心於王治老爹的資深老僕,其他下人全都陸續倒戈,王治老爹的日子頓時過的水深火熱。
這時候他總算後知後覺的想起了自己還有一個兒子,而且還是能夠名正言順繼承他家業的嫡長子。
為了不讓“毒婦”和“白眼兒狼”佔便宜,王治老爹三番五次派人來請王治認祖歸宗。
王治一開始並未理會,既然從那個所謂的“家”裡走了出來,他就沒打算再回去摻和他們的那些破事兒,可他的那個好二弟卻單方面把他視作了心腹大患。
最是珍視家人的王治無法忍受他對自己的小孫子下手,雖然因為他足夠警覺,孩子最終只是受了一些驚嚇,但王治卻依然火冒三丈,恨的咬牙切齒。
在與兩個兒子商量之後,他們決定主動出擊,讓敢於對他們一家出手的那對惡毒母子自食惡果。
王治的老家與福興縣之間隔著另外的兩個大縣,他們這一走,想再回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所以王治才會想要處理掉福興縣的部分家業。
原本喻家隔壁的這棟宅子並不在他處理的家業範圍內,是喻嘉言專門兒去了王家拜訪,並給了他一張自己的名帖,王治這才答應把喻家隔壁的這棟宅子按照市價出售給明月和喻嘉言。
明月抬頭看他一眼,“定金給了?”
喻嘉言從袖袋裡頭掏出一張收據遞到她手裡,“給了,這是收據。”
明月看了兩眼,然後把收據丟進一旁放銀票和房契地契的匣子裡,“王叔怎麼突然想到要賣這棟宅子了?他不是說,想要留著這宅子,繼續租給別人做生意?”
喻嘉言在明月身邊坐下,“我給了他一張我的名帖,而且還答應了介紹他小外孫到我任職的書院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