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田莊。
與此同時,去往府城科考的五郎等人也在親人、鏢師、下人的護送之下回了福興縣城。
五郎終於考上了秀才,與他同去的明家的親戚也有兩人和他一樣中了秀才。
剩下的沒能考中的幾個小夥子,也都由鏢師們護送著,全須全尾的回了自己家裡。
雖然他們沒能考出功名,但他們的平安歸來卻依然讓家裡諸人不勝歡喜。
在短暫的失落和沮喪之後,這些孩子就又非常自覺地回了縣裡——一次不中並不能說明什麼,他們還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鬥志昂揚的幾個小夥子沉下心來繼續苦讀,中了秀才的五郎等人在高興勁兒過了之後也和他們一樣繼續開始了刻苦攻讀的日日夜夜。
明月和喻嘉言都很高興五郎能夠考中秀才,當然,最是高興的毫無疑問還是要數明家諸人。
老父親明塘因為自己兒子終於中了秀才而每天傻笑不已,生怕小孫子再受一次挫折的明老爺子和明老太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淚,看得全家人只能面面相覷。
明月和喻嘉言非常大方的送了五郎一套筆墨紙硯、一身綢緞外袍、一身細布棉衣、一件狐狸皮大氅,明月還另外塞了一百兩銀子的零花錢給五郎。
至於那兩個和五郎一樣中了秀才的明月的表弟,明月和喻嘉言給了他們每人兩匹綢緞、兩匹細布、一套細瓷茶具、一套筆墨紙硯。
東西的總價雖然遠遠不如他們送給五郎的那一份,但相對來說卻也著實算得上是一份重禮了。
再加上他們在縣城求學,喻嘉言可沒少指點他們功課,明月更是一視同仁的每天都讓勝平或者昌平給他們送湯水、補品、夜宵,所以兩人對喻嘉言和明月都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