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的家庭氛圍裡,所以顧夫人甚至一度認為,就算是她這輩子都要過以前的那些苦日子,她也決計不會後悔託生成她父母的女兒、後悔嫁進顧家。
在所有人都羨慕她苦盡甘來的時候,她其實很想告訴那些人,她從來都不覺得自己過得苦。
丈夫貼心、婆婆慈愛、兒女孝順,顧夫人覺得自己其實早就已經走到了人生。
至於後來顧知縣考中進士、出仕為官,這些事兒顧夫人自然也是高興的,可相對於家庭的和睦溫馨,顧夫人反而把丈夫的仕途發展看得很淡。
她會為顧知縣仕途不順擔心,也會為顧知縣步步高昇開心,但是她卻決計不會逼著顧知縣汲汲營營,為了爬得更高而鑽營。
有道是妻賢夫禍少,顧知縣能有顧夫人這樣一個看淡功名利祿的妻子,未來至少不會因為治家不嚴而惹出什麼禍事來。
兩撥人就顧知縣升官兒一事歡歡喜喜交流了一番,然後顧夫人提出讓明許、喻嘉言等已經中了舉人的晚輩跟著顧知縣到府城讀書。
明月等人心知這必然是顧知縣的意思,作為一名相當有責任心的嚴師,顧知縣就算升官兒了,也決計不會放鬆對自己幾名學生的監督和教誨。
“這事兒我們也不好拿主意,到底要不要跟著去府城,就讓大郎他們這些做學生的自己決定吧。”雖然明家人和喻家人已經在私底下商量過這件事情,但明老太卻依然沒有立刻一口答應。
倒不是她想拿喬,厚道了一輩子的明老太可搞不出來“拿喬”之類的大寫么蛾子。
她只是不想讓別人以為明許幾個自己沒主意,什麼事情都聽內宅婦人的。
對於想要入仕做官的男人來說,“容易被內宅婦人左右”可不是什麼好名聲。
明老太雖然不懂這些,但卻架不住她有一群格外成器的孫子、孫女、孫女婿,在長久以來的耳濡目染之下,明老太現在也是個非常精明、非常謹慎的老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