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明月有光人有情正文卷第124章心裡有條線因有長輩同行,明月這次沒有和喻嘉言同乘一車,路上她一直都陪在明老太和謝氏身側。
明老太和謝氏是去縣城等訊息的,如果打聽回來的都是好訊息,她們就要為三郎求娶齊素娥了。
至於四郎和五郎,這兩個原本的小豆丁兒如今也已經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三歲了,明家人打算明年就讓他們從鎮上學堂轉去縣裡讀書。
明許已經跟自己以前就讀的那家書院的山長、先生聯絡過了,等過完年,四郎和五郎就會由明許引著去書院報到。
什麼時候他們考上秀才,他們才可以和明許等人一樣轉去縣學讀書。
和謝氏當初送兒子去縣城求學的忐忑、憂慮不同,五郎的親孃周氏根本沒把這事兒當成一件大事兒。
用她的話說,“不過就是去縣城念個書,又不是去到多遠的地方,十年八載都見不著,有啥好擔心的?”
明月也不知道是她格外心大,還是謝氏和陶氏都是老母雞型的護崽兒孃親,不過少了一個人對著他們哭哭啼啼明月還是很開心的。
一行人順順利利回到縣城,明月和喻嘉言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他們先是跟著去了明家,直到把明老太安頓好,小兩口兒這才相偕著回去自己家裡。
“大哥說齊家和齊素娥在當地風評不錯,可以結親。”回到自家,趁著冬至給她們燒水泡茶的工夫,喻嘉言和明月說起來明許派人打聽的結果。
“那我打從明天開始就過去那邊兒給咱奶幫忙。”明月一邊說著一邊脫鞋上炕,“說起來,你和大哥他們三個是不是該去拜訪一下顧知縣?”
喻嘉言點點頭,“大哥已經讓人去下帖子了,要是知縣大人有時間,我們準備明天就過去拜見。”
明月微微頷首,“那我等會兒就幫你備禮。”
喻嘉言搖搖頭,“先不用。我之前聽知縣大人的意思,他到任之後會把自己孃親、妻兒和侄子也一併接到這裡。”
“侄子?”
喻嘉言點點頭,“聽顧知縣那意思是要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讀書。”
明月略一沉吟,“若是他家真有女眷過來,我就陪著咱奶以及大伯孃就一起過去一趟。”
喻嘉言也是這個意思,“有之前救命的情分在,顧知縣對咱們兩家必然態度不同,不過我和大哥他們已經私下商量過了,無論顧知縣如何抬舉我們,我們都不能自己失了分寸。與其提出些非分的要求或者做出些立身不正的事情讓顧知縣難做,我們還不如藉著這個機會和顧家發展成通家之好。”
明月連連點頭,“說起來,我最想求他的一件事,其實就是讓他教導你們幾個讀書。他可是貨真價實兩榜進士,就算名次不高,那也已經是我們這種人家能夠請到的最好的先生了。至於那些違法亂紀或者為禍鄉里的事兒,他就算願意幫咱們兜著,也能幫咱們兜住,咱們也犯不著為了眼前的一點兒蠅頭小利自毀長城。”
喻嘉言深以為然,“沒錯,就像咱奶說的,做人最是不能虧了良心,不然肯定是要遭報應的。”
“嗯哪。”明月雖然不信神佛,但對明老太的這種觀念卻是非常認同。
只不過她所認同的報應不是來自上蒼或者神佛,而是她認為人活在世,心存一份敬畏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百無禁.忌什麼都做,那麼早晚你會因為自己過於偏頗的心性而自食惡果。
或許她的這種想法會顯得幼稚而膽小,但明月卻從來不打算變得“成熟而大膽”。
比起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變成一個面目可憎的醜陋“大人”,她還是更願意在直面這世界所有真實的同時仍舊讓自己保有一份難能可貴的天真和純粹。
在這一點上她與喻嘉言以及明家諸人倒是非常有共鳴,他們都在心裡為自己劃了一條底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他們心裡一清二楚。
***
顧知縣的回帖來得很快,他親自寫了帖子邀請明家諸人以及喻嘉言、明月小兩口兒上門做客。而他的孃親、妻兒以及侄兒也確實如他所說,被他遣人接來了福興縣。
“明月,我們可以開始備禮了。”跑去明家和明許幾兄弟商量了一番都送些什麼給顧知縣一家的喻嘉言很快帶著一身寒氣回了自家院子,他站在堂屋揚著聲音和明月說話。
明月放下手裡的話本子穿鞋下炕,“你跟大哥商量好了?咱都送些什麼給顧家?”
“大哥的意思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