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很少具有一班以上的兵力集中進攻。
(二)打敗之後,能各自為戰,即使剩下最後的幾個人,也不容易繳槍,這是因日本帝國主義民族武斷宣傳和我軍過去對日軍士兵爭取工作不夠而造成的,他們以為給中國軍隊抓住了一定殘酷處死,老百姓復仇。最近經我們的宣傳和戰鬥的日語喊話,這現象已有好轉的形勢。
(三)目標隱蔽,日軍善能利用地形,又因為制服的顏色是黃的,和北方的土色很相象,不易被人發現。
(四)通訊裝置建全,連絡靈活。這是日方最大的特長,大隊長的指揮用訊號,煙幕彈連拋擲都用旗語,進退靈活協同一致很迅速。
無論敵人有些什麼特殊優點,我們對於華北抗戰的勝利是有把握的。在中國民族空前未有的偉大團結之下,利用華北特殊的地形,發揮我們一切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特長,配合著堅決抗戰的友軍,再獲得廣大的群眾的積極熱烈擁護,我們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支援整個華北的抗戰,配合全國抗戰的力量打擊日寇。最後,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將發揮無比的潛力,在中國的歷史上創造一個最光榮的事蹟——驅逐日本強盜而獲得民族的獨立自由和解放。(引自1938年5月17日《新華時報》。)
學馬列赴華中 擔架游擊戰1938年10月初。延安。
寶塔山上的寶塔,還有那稀疏的房舍,塵土飛揚的馬路,清澈見底的延河,破爛不堪的城牆,連綿起伏的山丘,稀零散落的黃葉……延安——陝甘寧邊區貧困的地方,看上去自然風貌是那樣的荒涼,可是,政治氣氛卻是那樣的熱氣騰騰,催人奮進。
一隊隊抗日健兒,有的在列隊操練,有的在引吭高歌,那激動人心的《延安頌》、《大刀進行曲》在延河兩岸迴盪。那滿山遍嶺收割莊稼和砍柴拾草的人群叮叮(口當)(口當)的刨土聲與勞動號子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幅特殊的具有革命戰爭年代的秋割收穫圖。
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投奔革命的一隊隊青年男女,他們經過千山萬水,冒著生命危險,度過無數難關,來到這座莊嚴和雄偉的古城。人們忙碌著建窯洞,建立“抗大”、“陝公”、“魯藝”、“馬列學院”等。這裡處處熱火朝天,處處充滿生機和希望。黨中央和毛澤東團結抗日的號召照亮了全國人民的心,照亮了漫長的抗日征途,巍巍的寶塔成了指導中國人民革命方向的象徵,延安成了革命的聖地,成了指導中華民族抗戰的中心。
徐海東坐在延安城內的天主教堂內,不是做祈禱,而是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參加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已步入中年、身經百戰的徐海東認真而嚴肅地作著記錄。
毛澤東正在作題為《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的報告。他聲音洪亮,慷慨激昂,濃重的湖南口音在教堂裡迴盪。他說:同志們!我們有個光明前途;我們必須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必須建設新中國,也一定能夠達到這些目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我們是國際主義者,我們又是愛國主義者,我們的口號是為保衛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愛國主義就是國際主義在民族解放戰爭中的實施……
共產黨員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中,應該成為英勇作戰的模範,執行命令的模範,遵守紀律的模範,政治工作的模範和內部團結統一的模範。……成為實現抗戰任務的模範。……成為統一戰線中各黨相互關係的模範。共產黨員在政府工作中,應該是十分謙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範。(見《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519…522頁。)
徐海東被毛澤東深入淺出的分析、博引旁徵的論說以及抑揚頓挫的語調所吸引,全神貫注地在聽毛澤東的演講,忘記了作筆記,以致手中的鉛筆落到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當他回過神來時,才發現手中的鉛筆沒了。
毛澤東繼續講,他說:一般地說,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妝經過他們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平較低的黨員。特殊地說,幹部應當著重研究這些,中央委員和高階幹部尤其應當加緊研究。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不應當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教條看持,而應當看作行動的指南。……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