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庸碌碌之輩,我一直就認為當初聖上立他,就只是一個過渡,所以這十幾年聖上一直容忍李林甫對太子的攻訐,不!應該是縱容,一旦太子有任何異心,或者勢力坐大,他就會毫不猶豫換掉,讓另一個新太子再戰戰兢兢從頭開始,很明顯,現在太子黨勢力強大,已有裴、盧、獨孤三相,如此,聖上還能安安穩穩再坐十幾皇位嗎?我可以推斷,這次太子犯事,聖上肯定有換太子之意,禁足東宮一年,就是不讓他和外界有任何聯絡,然後聖上再從容安排。”
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李慶安也不得不承認嚴莊的分析十分透徹,他想了想道:“那依先生的意思,我該如何應對?”
嚴莊注視著他的眼睛,緩緩道:“我再告訴使君一個訊息,王忠嗣在一個多月前暴斃,死因不明。”
李慶安大吃一驚,王忠嗣竟然死了,他心中不由飄過了一片陰雲。
“使君,這絕不是好訊息,王忠嗣已經沒有軍權,但僅僅因為在軍中威望極高,便被滅口,而將軍手握重兵,聖上對將軍投鼠忌器,又可想而知了。”
李慶安忽然明白了嚴莊的意思,他這趟進京將凶多吉少,他沉思了良久,便問道:“我如果找藉口不回京述職,先生以為如何?”
嚴莊輕輕搖了搖頭,“我已想過了,這是下策,現在使君不管找任何藉口,只要不回京述職,聖上就會認定將軍有反意,除非將軍起兵造反,否則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造反?”
李慶安的腦海裡一片空白,他還從來沒有考慮過‘造反’一說。
“先生認為造反行得通嗎?”
“將軍自己認為呢?”
李慶安搖搖頭,道:“我任北庭節度使不過一年,就算我想反,段秀實不會反,荔非兄弟不會反,南霽雲、雷萬春這些大將都不會反,還有千千萬萬的大唐將士,他們心向大唐,都絕不會隨我造反,最後我只會落得孤家寡人。”
“使君說得不錯,以安祿山控制了范陽和平盧這麼多年,他尚不敢言造反,使君才任北庭一年,想造反只會是死路一條,我昨晚考慮一夜,為使君想了三條對策。”
第二百零八章 連環三計
李慶安入唐已經四年。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會涉足大唐皇位之爭,也沒想過自己會面臨如此兇險的局面,此刻他離死神只有一步之遙,這就是政治鬥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是太子黨人,太子若倒,他又豈能獨善其身,自古亦然。
李慶安嘆了口氣道:“哪三策,先生儘管明言。”
“先說下策,就是使君立刻擁兵造反,可是擁兵造反沒有理由,支援太子,但太子只是禁足東宮,並未被廢,所以只要使君此時造反,只會人心盡失,落得身敗名裂,所以我不贊成這條下策。”
李慶安默默點了點頭,他也不贊成。此時造反,他和全家都只有死路一條,嚴莊又道:“再說中策,就是找藉口不回長安,比如碎葉局勢不穩等等,藉口很好找,可問題是聖上不會這樣想,使君的藉口只會加大他除掉使君的決心,半年後他若調使君進京任大將軍,使君去還是不去?去是死路一條,不去也是死路一條,那時使君最好的結局就是帶家人隱姓埋名逃亡西方,我相信使君也不會採納此策。”
李慶安苦笑一聲,“先生說上策吧!”
“上策就是使君要想辦法讓聖上相信,使君忠心於他遠遠超過太子,絕不會因太子被廢而造反,使君需要走一步險棋,後退一步,海闊天空。”
“先生可有具體策略?”
“有!”嚴莊微微捋著鼠須笑道:“我有連環三計,可保使君平安渡過此劫。”
……
長安,這兩天長安的局勢驟然緊張,起因是李隆基突然下旨,長安夜禁提早一個時辰,也就是天剛黑,長安城門坊門皆閉,其次,東宮的侍衛全部更換。全部換成了羽林軍,並加強了戒備,李隆基也暫時從興慶宮搬回了大明宮,恢復了早朝制度,並出席政事堂會議,這三條訊息傳出,長安朝野頓時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意識到,太子之位危矣。
大明宮紫宸殿,李隆基回到了他闊別了兩年多的御書房,御書房已收拾得整潔乾淨、寬敞而明亮,這兩個月,李隆基忙於政務,酒色之中沉溺較少,又早睡早起,精神比原來矍鑠了很多,不過這樣一來,李隆基更認定了自己從前的萎靡是受巫術控制的緣故。
李隆基坐在御案後,反覆讀著眼前的一份奏摺,奏摺是北庭節度使李慶安所上,表示在碎葉戰役中他受傷嚴重。希望能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