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3 / 4)

小說:長安風流 作者:生在秋天

朝堂上的一個特殊人物。表面上看,褚遂良這個最年輕的閣部要員,與長孫無忌是統一戰線的盟友;但此前發生的許多事情證明,二人不過是貌合神離,褚遂良似乎只忠於一人,那就皇帝。在不違背皇帝陛下的旨意的前提下,他可以唯長孫無忌馬首是瞻,也可以與秦慕白、李勣等人走得極近。

因此,對褚遂良,長孫無忌早已心存芥蒂,認為他關鍵時刻極有可能靠不住。與其這樣,不如等他還沒反應過來,先一腳將他踢開。不指望他幫多少忙,別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就行了。

此刻,房玄齡與長孫無忌二人心中,不約而同的在思考一件事情:吳王遇刺,皇帝病倒,勢必引發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變故。此前朝堂之上一切隱藏的矛盾,都要在此刻爆發出來,轉化為激烈的衝突。

也就是說,東宮之爭鹿手誰死,也快要揭開謎底了。

到時,不知誰將衰榮誰主沉浮,會有幾家平步青雲幾家萬劫不復,更或有多少風雲變幻,多少人頭落地……

'注:李家的“風疾”這種病,貌似有點像是“高血壓”,也有史家說是先天性心臟病。若是前者,則歷史上的李世民暴死,與他兒子李治中年風疾發作而導致幾乎失明,就可以合理解釋;而歷史上李世民愛的嫡女小兕子在十二歲夭折,則更像是先天性心臟病。也有一說,小兕子的心臟病是遺傳自長孫皇后,皇后亦是死於此病。'

第533章 風雲動

李恪在涇州遇刺的訊息,雖然朝廷還沒有公開發布承認,但已經傳遍了整個朝堂鄉野。

天下震驚,九州雷動。

李世民聞訊突生暴病的訊息,被封鎖的死死的,就連幾個前來醫病的太醫,也在百騎的嚴密控制之下不可離開皇帝寢宮半步。長孫無忌壯著膽子,約了房玄齡一起“盜用”皇帝的私璽,釋出了一封手諭,遍告群臣說臨近先皇祭日,皇帝陛下要齋戒清靜以備祭奠先皇,因此廢朝數日。朝中大小事務,著房玄齡與長孫無忌會同其他閣部宰相一同料理,並啟用閣部硃批代帝行命,用來批處各方奏摺。

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之術,眾臣工個個心知肚明,若非萬分緊急與特殊的情況,是不會啟用閣部硃批來處理奏摺了。發生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皇帝離開京城遠在外地,將朝政交予宰相代理;二是……皇帝突然病倒甚至駕崩了!

朝野上下,頓時人心惶惶。當下,又有吳王李恪被刺一案震驚朝野,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當朝議決,派譴中書侍郎兼同中書門下三品(閣部副宰相)褚遂良前往涇州,全權處理此案。

一個本該處於風口浪尖的敏感人物——魏王李泰,卻早在李恪一案案發前的好些日子,就早已經告病不上朝了。

此刻,更加引得眾臣腹誹猜測不休。

眼看局面越來越亂,市井之中卻再生謠傳——關西秦慕白在西域擁兵自重權傾一方,大有劃地而治割據為王的動向!

這個謠傳,就如同在一鍋滾滾沸騰的沸油之中,澆入了一瓢冷水!

大唐天下從這一刻起,風雲動盪、電閃雷鳴!

……

深夜,頭大如鬥心亂如麻的長孫無忌,實在難以如眠,披衣而起,掌燈獨坐。

捫心自問,長孫無忌知道自己權欲強烈,私心不輕。但無論怎麼爭奪,怎麼策劃,一個最後的底線那就是不能毀了大唐的大好河山,更不能傷害到皇帝陛下。

“若如此,我長孫無忌寧肯自己粉身碎骨!”一拳錘到桌子上,長孫無忌無奈且憤懣的低嘯,“可現如今!……如此是好?!”

——“咔嚓嚓”

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夏日的雷陣雨,說來就來。

長孫無忌越發心中焦躁,起身來回的踱步子,看著鏡中的自己,突然心中一驚彈,“奇怪!這種時候,最應該坐不住的除了我長孫無忌,應該還有另外一個人!可他偏偏比誰都沉得住氣,到現在居然都沒有露過一次面!……此事怪哉!”

“難道……涇州一案,是他犯下的?!”長孫無忌莫名的心頭一緊眉宇壓沉,尋思了片刻,搖了搖頭自語道,“不大可能。老四雖然城府陰森面善心狠,但應該還沒這膽量派人去行刺。而且,他手下多是文臣仕子,吟詩作對倒是在行,殺人越貨,不行……”

“反之——如果真是他乾的呢?!”長孫無忌雙眼一瞪面露驚惶之色,“那是否意味著,就連我也一向看扁他、低估他了?”

長孫無忌的心中,突然隱隱泛起一絲寒意,繼而演變成陣陣後怕。他不由得不將事情往最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