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惜未悉身經合一,不及全閱即已化走。秘而不宣,只向廣成子問其疑難。廣成子之弟子記之,就是傳世最古的‘素女經'。
陰魔再閱軒轅聖帝成道心得,才覺自己所得,實未窺其全豹,偏執先天,才會與後天有相道法互斥不容。軒轅聖帝成道心得介乎腦波化的滲虜與血化之間,與鄧隱一樣練化血肉為血影。不過是御女六百,煉化嬖女的血肉。不以皮為障而剝之,更珍惜外囊,塑造惑人形像。形像所限,血影就難以穿身過體,篡改眾生思維,加上被煉化的女體修為有限,遠距煉氣化神的奈米至微境界,滲不入被虜者的三尸元神,改不了高度進化的人類大腦,只能煽動腦袋功能低弱的畜牲走獸,成就聖帝之名。就是太上老君所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長案上放置一座古鼎,大小不過二三尺,通體金色,形制奇古,光彩燦然。
滿刻鼎腹俱是萬類萬物的形相,由天地山川、風雲雷雨,至日月星辰、飛潛動植及從未見過的怪物惡鬼,小而昆蟲鱗介,無不畢具。最奇怪的是那鼎通體不過數尺方圓,可是上面所有萬物萬類的形相,多至不可勝計,不特神采生動,意態飛舞,那麼無量數的東西,不論大小,看上去都是空靈獨立,各有方位,毫不顯出混雜擁塞之象。每次所見,俱各不同,常時變幻,現諸般形相,包羅萬有,無有窮盡。再看鼎蓋上蟠伏著的那個怪物,生得牛首蛇身,象鼻獅尾,六足四翼,前腿高昂,末後四腿逐漸低下,形相猛惡已極。鼎蓋不大,那怪物卻是神威兇猛,勢欲飛舞。
鼎蓋內附昊天古鏡,其質非金非玉。背有蝌蚪文的古篆和雲龍奇鳥之形,非刻非繪,看似隆起,摸上去卻又無痕。定睛注視所發青濛濛的微光,卻是越看越遠。內中花雨繽紛,金霞片片,風雲水火,一一在金霞中現形,隨時轉幻,變化無窮。鏡後鼎蓋凹處見亮晶晶一團東西,隨手挖出,是一粒雞蛋形大小的圓珠,並不十分透明。乍看只是帶有青白微光,混混沌沌。順立,則青白二光立時分開,青光上升,白光下降。上段現出無數日月星辰、風雲雷雨的天象,下截凝結山川湖海、飛潛動植之形,與鼎腹所見大同小異,但這個裡面的萬類萬物卻似活的。小小一丸東西,裡面包藏無量事物。一個看出了神,更是身入箇中,神遊物內,所見皆真。倒立,卻又重歸混沌。此乃即鼎、鏡之先天元體,迎合陰魔之先天真氣,於是煉化之為三尸副神,可分可匯。
那九疑鼎與昊天古鏡的後天質體,攜帶不便,留下待有緣人自取。睹物思人,陰魔頗想看看異寶的未來得主的姿色,堪否姦淫。因自己來早了,封陵靈符實未失效。
轉身離開之際,微覺此四千多年來,與世隔絕的陵寢竟有凡女氣息,幾疑是幻覺。先天真氣細察來源,卻是小如蟻洞,雖古聖陵墓也免不了。只是蟻洞焉能藏納凡女,頗為不解。
沿著殿旁蟻道,液化法身往前流去,那甬道竟然甚長,全程不下二十來裡,盡頭處乃是一座極為陰晦的石洞,陳設均無,只當中洞頂倒懸著一朵燈花,蟻洞外更有一小才尺許的|穴口,青熒熒的,照得洞中景色分外幽森,令人自生淒涼之感。
洞內一名美女,見陰魔從微細得只能過蟻的洞孔凝聚出來,慌得驚惶失措,也因不自知身居何處,疑是洞主尋來,惶呼開恩,哀號痛哭,自吐身世的悲愴。
原來就是臥雲村的絳雪。
兩年前的當日,瑤仙、絳雪由蕭玉所發現的密徑逃出山去,雨還未住,除近崖一帶,到處山洪。此處乃山中最隱秘之地,偏居琵琶壟的東南方,相隔雖只數裡,面積不大,卻是一個絕地,中有峻嶺大壑阻斷,不能飛渡。北行俱是危峰峭壁所攔。四面八方險阻橫生,一處也不能越過。登高四望,到處雲霧低迷,飛瀑滿山,哪能辨出絲毫途徑。欲由山洞秘徑潛回村內,不料前夜走出不久,中間一節山石忽然崩塌。總算尋到一處兔窟藏身,打了幾隻野兔,胡亂充飢。
二女苦熬了多日十多天,久等蕭玉不出。這日一早,絳雪見東北方雖有闊澗危崖擋路,但臨崖蔓甚多,兩面相去不過兩丈,崖邊還有一株挺出的老松。於是斬下三丈來長一根堅韌山,取一件襯衣包好一塊石頭,由瑤仙奮力掄圓甩將過去。居然一下便掛住樹婭,嵌夾甚緊。又把另一頭緊纏澗側樹幹上面。
剛剛停當,忽然瞥見一隻跛了一腿的肥鹿,由右側崖旁往樹林內跑去。二女自從逃出,從未得過一次美好食物。平日又都喜吃鹿肉,如何能夠放過。吃在口裡,卻想起當地四外阻隔,猿猱難渡,鹿既跑來,想必附近還有出路,援飛渡終是危險。於是順鹿來路澗勢,曲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