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絨絨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寧無量,顯然是想不到他竟然如此堅持:“還有什麼其他送我的必要嗎?”
“就當……做個紀念吧。”寧無量目光微閃,似是苦笑了一聲。
虞絨絨不置可否,最後卻到底接過了那條腰帶。
她低頭看了腰帶片刻,再看向一側一直靜默佇立,未置一詞卻始終沒有離開的裁判教習,深深一禮。
退婚乃是家務事,便是御素閣的教習和長老也不好插手干涉。對方本早就可以離開,卻始終在場,自然不是還有其他未盡事宜。
而是因為,虞絨絨到底是御素閣的弟子,就算不出手,只是如此站著,便已經是一份撐腰。
這一禮,是謝意,也是承情。
面色冷峻的裁判教習不避不讓地受了禮,微微頷首,再開口道:“如此,此次小樓論道便作無效,鮫緞腰帶便只是腰帶而已。”
言罷,裁判教習抬手攬劍,踩劍向著內閣的方向而去。
御素閣三千里仙域,共有十八峰林立交錯,自南向北分為外中內三閣。
其中,外閣有八千雜役弟子,中閣則有引氣入體後,真正踏入道途的三千弟子。
這三千弟子中,每年再有三名最頂尖的、透過了各科考核的弟子才能進入內閣,如此林林總總,再加上各峰長老的親傳弟子,據說內閣總共也不過百人,其中修為最低的人,也已經築基下境,前途不可估量。
外中內三閣各設三座論道臺,據說小樓中還有一座道衍臺,但無人知曉小樓究竟在這十八峰中的哪一峰,自然也就無從去推測,那一座據說記錄了御素閣建閣六千年以來每一場論道的道衍臺究竟在何處。
虞絨絨才剛剛引氣入體,尚未參加外閣入中閣的考試,不會御劍,也沒有劍。好在這次小樓論道的地點便設在中閣和外閣之間,所以此處距離她的住所並不太遠。
所以她就這麼拎著那條腰帶,向著論道臺外山門的方向走去。
內閣山門外有自外閣延伸而來的數千階登天雲梯,門口左右各有一隻鏽黑色、數米高的上古神獸雕像。
神獸的雕工並不多麼精緻,每一劃卻又足夠栩栩如生,偏偏還有了太多歲月的痕跡,往來的弟子甚至下意識會忽略這裡還有這樣兩尊雕像。
只見虞絨絨在門口駐足片刻,再抬手將那條本應堅固無比的鮫緞腰帶從正中間扯成了兩截。
一聲裂錦聲後,寧無量的臉色微變,卻又硬生生讓自己恢復如常。
她……她怎麼會去撕那條腰帶?難道她知道了什麼?
但……
寧無量心底劇震,再看著虞絨絨面色平靜,一左一右,分別將那腰帶繞在了兩隻神獸的前腿腳踝上,長度正好足夠再繫個漂亮的結。
然後轉身而去。
風吹起鮫緞腰帶垂落的兩縷,如水般搖曳的綢緞微微招展,柔若柳枝,卻像是在抽打寧無量非要送出腰帶的舉動。
終於有弟子神色古怪地上前。
“這可是鮫緞腰帶,她……她竟然就這麼親手撕了?還真撕碎了?是微胖所以力氣格外大些,還是這鮫緞的質量……”
“那可是小樓教習拿來的,你想什麼呢?而且,力氣大就能撕碎的話,這也不是鮫緞了好嗎?”
這幾句話出口,上前的幾名弟子似是突然想到了什麼,飛快地抬眼看了一眼還兀自站在原地,臉色極差的寧無量和那位瓊竹派的掌門夫人,再互相對了一個不可置信的眼神。
只有一個看起來相比其他人顯得格外呆頭呆腦了一點的弟子,慢半拍地突然開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這腰帶掛在這裡,還挺好看的嗎?”
是還挺好看。
就好像,枯木逢春,鏽鐵生輝。
也像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人,隨手將這般貴重的腰帶系在這裡的少女,對這一切,是真的如她所說一般,滿不在乎。
……
虞絨絨熟門熟路地找到了自己的住所小院,她的一生幾乎都在這裡度過,畢竟她偷了護閣大陣的陣眼圖再被沉入不渡湖底的時候,距離現在也不過七八年的光景而已,是以此刻重回,也沒有太多恍若隔世的感覺。
但她到底還是環顧了一圈四周,終於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氣,竟然有了一種奇特的,劫後餘生般的感覺。
然後,她對著水鏡認真地整理了儀容。
鏡中倒映出一張好似還未褪去嬰兒肥的臉,她的五官明豔大方,膚色勝雪,眉目更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