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仁失望之下,乘船回國,在上海上岸。
於右仁此刻正在上海辦《民立報》,要以此報為陣地,大力宣傳革命,忽聞宋教仁止,大喜下前往拜訪,併力下說辭,要聘宋為《民立報》的主筆。宋教仁心情黯淡之下,見於右仁古道熱腸,又表示十分欣賞自己的文筆,便應允出任主筆。
這時的陳其美仍擔當著《民立報》跑外記者的職務,與宋教仁很快就熟識起來了,他關係廣,門路多,訊息來源極廣。而宋教仁的文筆老辣,分析精闢,有他兩人支撐,《民立報》辦得有聲有色,在東南一帶聲譽鵲起,影響日大,于右任心中興奮喜悅無比。
這個時候,宋教仁用“桃園漁夫”的筆名寫出了一篇篇抨擊滿清政府的文章,從內政外交、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對清廷的愚頑腐敗大肆撻伐,正寫得痛快淋漓、氣勢如江水飛瀉、欲罷而不能,忽譚人鳳從香港乘船到了上海,持黃興的信件,說孫文黃興等在檳榔嶼已開過了會,要傾全會之力,在廣州舉行一次驚天動地的大起義,請他速到香港,準備參加即將舉行的廣州大起義。
原來孫文離開日本後,徑直乘船去了南洋的檳榔嶼。到了一九一零年十一月,孫文召黃興趙聲同到檳榔嶼,又命胡漢民帶同盟會南方支部的骨幹胡毅生、陳炯明、朱執信、姚雨平等齊來檳榔嶼開會,商討在廣州舉行大起義的事。
五六 蜂起請願時(3)
眾人聚齊開會,由孫文講話。孫文直立桌前,右拳拄於桌面,目光凜然掃視與會諸人,威嚴猶如天神,咬牙說道:“我欲發動這次大起義,是抱了破釜沉舟、殺身成仁,不成功毋寧死的決心!此次起義乃是義無反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