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2 / 4)

,直接到攝政王載灃的醇王府再遞請願書,遊行隊伍所到之處,市民圍觀,驚奇讚歎。

此時又有十七個行省的督撫聯名上奏,請求朝廷即設責任內閣,明年開立國會。載灃頭大如鬥,煩亂惶急,只好奏明隆裕太后,招王公大臣在御前會議,緊急磋商辦法。王公大臣應召而來,頂戴花翎簇擁著,將太和殿擠得滿滿當當。隆裕懷抱溥儀,說:“我不懂立憲、國會這些事體,你等商量,看怎樣對大清好,便怎樣辦吧。”

貝勒載濤就首先發言,說:“太后,立憲自然對大清有利,但國人程度太低,所以才有預備立憲一說,如今各省諮議局這些人性子太急,想一口吃個大胖子,頻頻號召人來請願,若全聽了他們的,那怎麼行呢。”

肅親王善耆說:“這些人被外面的人稱作立憲派,他們之所以性急,乃是怕倡導革命的亂黨佔了上風,煽惑民眾造反。如今督撫大員多傾向於立憲派,朝廷若不稍加讓步,未免會失天下之望,人心一失,亂黨之說就會乘虛而入。請太后明斷。”

隆裕不說話,只示意眾王公臣僚先陳述意見。

載灃見眾人說來說去,莫衷一是,就皺著眉頭,說:“好好的預備立憲,這些人就是愛折騰,要先開國會,國會是監督內閣的,內閣都沒成立,開了國會幹什麼,制憲定法律?這些都是大事,怎能交給他們去幹!”

議來議去,最後形成了統一意見,決定先設立內閣,同時將開國會的時間提前三年,算是對國人有個交代,也讓立憲派們有個臺階可下。王公大臣們多數對權力都是極端迷戀的,誰想這麼快就將權力交了出去,但又怕立憲派的人拼死鬧騰,所以就搞了這個折中的辦法,但大家又擔心立憲派恃寵而驕,繼續請願,鬧得無休無止,於是提出在上諭中言明:以後若再聚集人眾請願遊行,便視為擾亂治安,當依法嚴辦。

十一月十四日,聖旨下來了,除宣佈即設內閣,將開國會的期限提前三年外,另以嚴厲口吻說道:“此已經宣佈,萬不能再議更張,以後再有無知愚氓藉此煽惑,或希圖破壞,均足擾害治安,必即按法懲辦。著令各請願代表即日散歸,各安職業,勿得滯留。”

此旨一下,立憲派們一時槽了,不知是該當歡喜還是該當憤怒,大家猛然間暈頭轉向。請願的確是請出了效果,但這效果又的確不是眾人所想要的。立憲派們心中隱隱有個想法,就是以立憲阻止革命的發生,他們認為革命的破壞太劇烈了,所以要不遺餘力的推動清廷儘快立憲,以避免似乎越來越臨近的革命,但大清的王公大臣多數不領這個情,認為立憲派們只是想盡快立憲以為自己攫取權力,弄得立憲派裡外不是人。

留在北京的請願代表們心情難受,感覺從此以後在革命派面前是說不起話了,要用立憲來批駁革命也不那麼理直氣壯了,因而唉聲嘆氣,對清廷大感失望。但溥侖貝子——欽定資政院的總裁怕眾人心生怨恨,此後和朝廷離心離德,就忙派出了議員汪榮寶等和眾代表談心,將朝廷的為難一一說給大家,懇請立憲派們理解原諒。這一手倒挺厲害,談過心後,江浙的請願代表首先讓步了。張謇怕進一步的行動導致與政府的衝突,反而影響立憲程序,便號召立憲派們為請願成功而歡祝,許多省份接受了張謇的建議,假裝請願的目的已經達到,搞起慶祝活動來了,江浙兩省還發電給北京的資政院,對朝廷允准即立內閣道喜致賀。這樣,北京的請願代表團無形中便解散了。

不過,直隸、湖北、四川、東北等地方的立憲派們對這樣就結束請願頗感不滿,十分氣惱。湖北諮議局長湯化龍一回到武漢,便怒氣衝衝組織抗議遊行,接著,四川、直隸也開始抗議遊行,而奉天省的抗議最為激烈。

奉天的學生們成百上千湧到諮議局門前,刺破手指寫血書,籲請議員們再次入京請願。接著三千學生遊行到總督府前,高呼口號,要總督錫良代遞學生的請願書給朝廷。奉天工商各界這時也組織了萬餘人的遊行隊伍,打著血字旗,赴督府為學生們助威。總督錫良出府接見眾人。三千學生齊茬茬跪倒在督府門外,對著錫良大哭,說:“不速立憲,國家必亡。而我東北子民必將先亡於異國鐵蹄之下,日人俄人,虎視東北已久,朝廷此時難道還不覺醒嗎?”

錫良流下淚來,也哭道:“眾位同學,本督一定將你等的請願書速呈朝廷,請朝廷體恤眾同學愛國之心,早行憲政。”

十二月下旬,奉天諮議局派出的請願代表又出發了,乘車路過天津。天津的學生群起響應,學生們怕自己力量單薄,又串聯了諮議局、商會的人,聚集起三、五千人到督府門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