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翔武們由於意外原因一個都沒到場,孫中山和黃興更未親臨。這一點如果不看小說《黃花賦》恐怕沒人知道也無人相信。很多人都把辛亥革命和孫中山聯絡在一起,但其實他只是一種精神的領袖而不是起義真正的領導和組織者。這就是歷史的真正面目,很多驚天動地的事業並不都是在偉人的手中完成的,而是那些無名小卒創造了歷史,改變了歷史。下級軍官吳兆麟等振臂一呼,新軍士兵積極響應,劃時代的一天從此到來了。說起來很有意思,革命黨人精心策劃組織了多少次起義都以失敗告終,可是誰想到一個普通士兵的隨手一槍竟然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
石之軒更多的是意識到小人物在歷史上不可泯滅的作用,所以才把大量的筆墨潑灑在這些為了民族共和捨生忘死的的英雄群像上,也才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黃花賦》在情節和人物塑造上力圖做到言必有據,這固然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卻極大的限制了作者自由創造。為此導致了小說在藝術表現上的幾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