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張嘴好生厲害,收復許多桀驁人物,駕馭同盟會內各志士,評的全是這張鋒利異常的嘴。民國初期人們評價孫文與黃興,說:“孫文的嘴,黃興的腿”,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孫文的許多事都是憑一張嘴來做成的,用嘴來馭人,是孫文的馭人奇招。
用嘴來駕馭人,或許是孫文在條件困難下的一種無奈選擇,孫文用這個辦法也幹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但是這個辦法有很多弱點,比如被馭人口服心不服,比如被馭人當時心服但過了一段時間又不服了。孫文對這些情況沒有相應採取應對的辦法,這為同盟會的瓦解埋下了隱患。
四、慈禧的馭人術
慈禧太后統治中國半個世紀,在國力急劇衰退、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她仍巍巍高坐於最高統治者的席位上,手握權柄,生殺予奪,沒有誰能奈何得了她。這和許多因素有關,當然和慈禧高明的馭人術也有關。
在《黃花賦》裡,慈禧首次顯露其馭人的高明是在恩威並用,說服光緒皇帝貶斥翁同龢的那一段。這一段看得我驚心動魄,我從內心深處感到了這老太婆的厲害,因而對她大感恐懼。
六月十四日,慈禧太后乘轎進宮,在儀鸞殿內召光緒相見。光緒行禮畢,慈禧賜坐,將宮女太監全趕出殿外,然後和顏悅色,微笑說道:“皇上,變法之詔頒佈後,臣工們反對的多不多?”
光緒說:“回太后,變法之詔沒有說明具體變什麼,所以到今天還沒見到有人反對。”
慈禧緩緩搖頭,笑道:“孩兒你錯了,無人反對是因為你我母子同心,他們不敢反對,如果你我母子離心,反目成仇,你說臣下會不會反對你的變法?”
光緒悚然而驚,忙離座跪下,惶恐說道:“太后怎出此言,難道孩兒做錯了什麼事嗎?變法也是太后同意的呀!”
慈禧招手讓光緒起來,又招他坐在自己旁邊,這才笑道:“我現在還是支援你變法,身為太后,說過了的話豈能不算。”
光緒小心翼翼的問:“那麼太后的意思是?”慈禧瞪起了眼、咬牙說道:“有人離間你我母子之情,欲挾持皇帝,攬權呈威!此人狂悖驕橫,要借變法把持我大清的朝政!”
光緒大驚,忙問:“他是誰?”
慈禧說:“他就是自命清高的翁同龢!”
光緒又是一驚,站了起來,說:“太后,翁同龢一直是孩兒的老師,近來雖然反對孩兒見康有為,但他恐不敢大膽到把持朝政吧?”
慈禧說:“孩兒你親政日短,不知人心險詐,你想想,群臣之中只有翁同龢與你接觸最多,他貴為帝師,又是軍機大臣,要把持朝政是多麼容易,不然他為什麼反對你見康有為?孤立了皇帝,他才可以在外呼風喚雨呀!”
接著慈禧強調皇上要變法成功,便必須藉助自己來壓住群臣,使得群臣不敢大膽反對。光緒連連點頭,他的確知道沒有太后支援,變法要成功是難以想象的。
慈禧見皇上相信了自己的話,便拿出了早已擬好的三道諭旨,要光緒以硃筆簽發。這三道諭旨,一道是任榮祿為直隸總督兼戶部尚書,剛毅兼任兵部尚書;一道是今後凡新委兩品以上大員,需面見太后謝恩;第三道則是將翁同龢革職回籍,永不敘用。
光緒手捧太后給的諭旨,心中卻猶豫起來,特別是第三道趕走翁同龢的旨意,令光緒心痛不已。翁同龢究竟與自己呆了二十多年,從孩提起便做他的老師,不管他犯了多大的錯,讓皇帝親手將他趕走,光緒總是恨不下這個心,因此心中酸楚,臉現不忍之意。
慈禧冷笑道:“囿於私情連個翁同龢也不忍心趕走的皇帝能管好國家嗎?為君之道,殺伐決斷,面不改色!為了社稷江山最親近的人也可以殺、可以關、可以趕,孩兒你難道就沒有一點做皇帝的狠心嗎?”
光緒的眼淚流了下來。
慈禧拂袖而起,怒道:“無知孩童,靠你豈能變法圖強!我已年老,看來大清真的不能中興了!”
光緒忙擦掉眼淚,咬牙說道:“好,我便依太后之意頒旨。”
這一段將慈禧的狠辣寫得讓人汗毛直豎。特別是這一句話:“為君之道,殺伐決斷,面不改色!為了社稷江山最親近的人也可以殺、可以關、可以趕,孩兒你難道就沒有一點做皇帝的狠心嗎?”年輕的光緒一心想做個好皇帝,慈禧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以恨鐵不成鋼的口氣說出了這句話,想那光緒年輕心軟,如何受的了這句話的刺激,淚流滿面下他違心的答應了慈禧的要求,而慈禧要的正是這個效果。
終光緒一生,他都在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