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體他是認得的,這張紙上的璽印與平日上諭詔令上的一模一樣,這麼說,難道皇上真的逃出了瀛臺、逃出了京城,千里迢迢來投奔我來了?天哪,我這可怎麼辦哪!

張之洞想到這兒,立覺自己跪在當街不妥,便急忙又站了起來,轎也不坐了,揮手讓從人擁了那宦官,直進督衙,然後將那宦官叫入密室,細問詳情。

據那宦官講,自己是負責在瀛臺看守光緒的太監之一,因同情皇上的遭遇,與光緒逐漸接近起來,便鼓動皇上外逃,兩人密謀好後,這太監就設法偷出了玉璽,然後將光緒也打扮成太監,薄暮時分溜出瀛臺,以出宮宣旨為由出了紫禁城,然後曉宿夜行,兼程南下,想到兩湖總督張之洞忠心愛主,穩妥幹練,隱為東南各省的領袖,因此就直投武漢而來。那宦官敘述完過程,眼淚汪汪,說:“如今皇上在旅館裡苦等總督大人,望穿秋水,盼能得大人支援,重獲自由,請大人念皇上為國為民而遭遇不幸,即刻就去見駕,好與皇上共商大計。”說著哇哇哭了起來,跪下來給張之洞連連叩頭。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二三瀛臺吟詩滿面淚 珠江起雷寢難安(3)

張之洞汗出如漿,額頭的汗珠黃豆般滴落,忙令太監起身,說容自己設法。那太監又叩了三個頭,這才起身。張之洞便出門傳令,派人與那太監一起帶了美食供奉前往旅館,又派了二百兵士將旅館包圍起來,禁止閒雜人等出入。這樣暫且先安頓住了,張之洞便急召辜鴻銘、梁敦彥、趙鳳昌三個高階幕僚,緊急磋商對策。

梁敦彥興奮之極,大聲說道:“皇上來武漢,乃是大帥的絕好機遇,當急接皇上到衙,便以武漢為首都,尊王以安天下,尊王以令諸侯,振臂一呼,誰敢不應,那時大帥為中興名臣,大名垂於千秋,受後世萬代的敬仰!”

辜鴻銘忙說:“不妥不妥,太后尚在北京,聖慈睿智,受朝臣及各地大員的尊崇,皇上雖賢,其影響卻不及太后遠甚,當此之時,絕不可以皇上號召天下,不然,將徒取其辱,或頃刻致敗,或導致天下大亂。”

梁敦彥急得爭辯說:“皇上受盡幽禁之苦,凡中外子民臣工,無不為之惋惜下淚,如今歷盡千辛萬苦投奔大帥而來,大帥若復送其重入牢籠,於心何忍!天下萬民、各臣僚督撫又將視大帥為何人?”

辜鴻銘瞪眼說:“不管怎樣也不可以皇上對抗太后,不管別人怎麼說,寧可受一時之責,也不能做千古罪人。”

他兩個爭辯不休,誰也說不服誰,只急得張之洞慌急不安,卻拿不準該如何取捨,急惱之下,揮手止住這二人,卻用眼看趙鳳昌,滿臉憂慮問道:“趙先生,你的主意呢?你有何說辭?”

趙鳳昌捻鬚微笑,不動也不說話。張之洞再問。趙鳳昌搖了搖頭。

辜鴻銘翻起眼睛,怒道:“裝模作樣想讓大帥求你嗎?快快表態!”

趙鳳昌長吁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大帥,依我之見,最要緊的是驗明皇上的身份,不管是尊王號令天下,還是恭送皇上入京,大帥都必須到旅館見皇上一面。”

張之洞急得雙手亂搖,說:“我去旅館又有什麼用,我只在皇上十歲時候見過他一面,此後一直在外,再未睹過聖顏,我去又怎能辨認出個真假!”

辜鴻銘與梁敦彥也急道:“那怎麼辦,難道皇上會是假的?”

趙鳳昌說:“大帥不用緊張,還有一個辦法,既能辨認聖上的真假,又可借之觀察各方對皇上出京的反應。”

張之洞大喜,忙問:“那是什麼辦法,快說快說?各方的反應有了,我們也就知道該如何取捨了。”

趙鳳昌說:“說來簡單。大帥即刻給朝廷發電說知此事,若皇帝還好好在瀛臺待著,那這個皇上就一定是冒牌的了。皇上若真的私逃出京,盛宣懷身為電報局的督辦,你與朝廷電來電往,盛宣懷豈能不知,此人熱心政事,得知此等重大變故,一定會與各方聯絡,探問態度,那時你再根據情形,從容決定對策。”

張之洞長吁了一口氣,以掌擊案,大聲說:“好,趙兄之言,甚合我意。”當下立刻命人擬電,發往北京。

電文發到了軍機處,急得容祿奕劻飛一樣持電往報慈禧。慈禧得知光緒忽然現身於武漢,驚得一下子從短塌上跌了下來。李蓮英忙過來扶住,慈禧卻揮手喊道:“別管我,別管我,快去瀛臺看,不要讓皇上跑了!”

李蓮英慌得疾步出門,被門檻拌了一下,鞋子掉落,他也顧不上穿了,便這樣光著一隻腳,大步狂走,路上又叫了幾個小太監跟著自己,風風火火趕到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