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捕捉幻影——斯坦因與樓蘭(9)

斯坦因首先抵達米蘭,發掘了米蘭古城。在米蘭古城發現了千餘件文書,絕大部分是吐蕃文(古藏文)的,證實這兒是唐代吐蕃人伸向塔里木的一個觸角。很快,他就把視野指向古城附近的一群佛教建築,即所謂“米蘭大寺”。他挖掘出精美無比的壁畫和大於真人的巨型泥塑佛頭,看上去如入定般的佛陀,面帶蒙娜麗莎式的神秘微笑,完全不在乎這長達千年的劫難。而最有名的發現,無過於所謂“帶翼天使”的壁畫了。有意思的是,他也在佛寺的壁畫與殘存的彩幡上見到了佉盧文題識。如果說,米蘭古堡只是一座中世紀戍堡或要塞,那麼佛寺群及附近的烽燧則完完全全屬於古國樓蘭。至此,他斷定此地曾存在過一個印度的殖民王國!必須指出,米蘭大寺遭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其中當然有斯坦因的責任。前不久,當地居民又發現了為斯坦因所未見的新的帶翼天使壁畫,可以肯定,對這一地區所做的工作尚有重新檢討的必要。

踏上千年無人古道

此後,斯坦因僱了21峰駱駝,開始按赫定的路線圖由南而北反向地前往樓蘭古城。這樣做的危險在於,在茫無際涯的荒原裡無參照物地尋找一條似有若無的路線,聽起來像勸人們到海里撈針。但它的確十分必要,因為此行斯坦因又發現了他預言過的一些重要或不重要的新遺址。當然,在我看來,斯坦因之所以作這種選擇,或多或少也有一點不願步人後塵之意。相比之下,斯文·赫定較注重發現,而斯坦因則較注重發掘。在樓蘭古城及附近有關古蹟,他的發掘比較徹底,也往往帶有比較明顯的破壞性。所以,雖然實際上他不免是在步赫定後塵,但仍然所獲頗豐。在樓蘭,他發現了成批的漢文木簡及佉盧文等文字的簡牘和其他文物。此外,他還對樓蘭古城及相關地區作了精確的測量。

1907年2月,斯坦因離開羅布泊前往敦煌。附帶提一下(因為不在本書範圍內),斯坦因在敦煌的活動歷來受到中國各界指責①。

1913~1916年,斯坦因第三次來中國新疆等地探險。這次,除仍然去了尼雅與樓蘭古城、米蘭寺院外,他把探索古代路經羅布泊地區的交通線走向作為重點,這實質上是1907年冬春之際自羅布泊赴敦煌的繼續。首先,他發掘了古樓蘭的公墓,收穫不菲。然後,他把自己的駝隊營地向北遷到庫魯克塔格南麓的阿提米西布拉克。當年赫定的嚮導阿不都熱依木受斯坦因之僱帶隊出發。那是1914年的2月。

古道仍然是不好客的。雅丹如路障,鹽礆板塊如蒺藜,再加上缺乏飲水及了無生機意趣,那都是足以消磨意志的因素。他們幾乎是一邊走一邊摸索,吃力不討好地尋找著古道時隱時現的段落。在一個地帶,他們的路標與里程碑,竟是連續不斷出現的中國古代錢幣。在大約30多碼的距離內,竟均勻地散佈著200多枚新如剛鑄成的銅幣,再向前走,又發現了一些銅箭鏃,它們也是未經使用的,似乎剛用來裝備匆匆組建的部隊。斯坦因推測,錢幣肯定是夜行時從駱駝或大車上撒落的軍餉。但如此完好的錢幣竟然未被後人撿起,真是不可思議,錢畢竟是錢,而方孔銅幣直到1914年仍然可以在邊遠地區行用。這證明他們沒白吃苦,找到了古代的交通幹線,但這也令人頗感沮喪,因為它證明,從最後一支漢朝遠征軍開過去,十幾個世紀以來這兒一直再無人行經!

雖然走在古道上,卻如同在荒野死界中摸索前行。經過10天跋涉,斯坦因一行來到古道名驛——庫木庫都克。

庫木庫都克——悲劇的舞臺

庫木庫都克的含義是沙井,那是敦煌——羅布泊民間交通的一個至關緊要的泉水。斯坦因抵達時泉脈頗旺,使整個駝隊都補充了水。早在魏晉人魚豢所著《魏略》一書中就提到過它,不過那時它叫做“沙西井”。《魏略·西戎傳》是這樣記載這條古道的:“從玉門關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故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為中道。”絲路古道離不開水源地,庫木庫都克是古道必經之地。到清末新疆建省,首任巡撫劉錦棠也曾想開闢從新疆到內地的交通複線,這或許是他追隨左宗棠麾下進疆平定阿克柏叛亂時就產生的戰略思想。在光緒八年(1882)新疆建省後,劉錦棠曾派部下郝永剛、賀煥湘、劉清和等人實地踏勘過自玉門關到若羌的道路,他們完成任務,寫出報告,但此後不久劉錦棠去職,報告就在巡撫衙門歸檔。直到光緒十七年陶保廉(新任巡撫陶模之子)寫出《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