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4 / 4)

小說:齊魯文化 作者:僻處自說

節清朝時期

清代的山東,農產品與手工業品日益商品化、商業和手工業不斷繁榮、社會生活極大豐富,使得這裡文人輩出、各領*。在眾多文人騷客中,以蒲松齡、王懿榮等為代表的一群山東文人無疑是齊魯文化長廊中熠熠生輝的群體……

一、《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

蒲松齡(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號柳泉,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人,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以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聞名於世。

蒲松齡的祖上原是地主,但從祖父輩開始,家境逐漸衰落。他的父親本是讀書人,但因科舉始終不如意,產生了經商的念頭,希望以此興旺家事。可天不遂人願,最終父親的夢想成為泡影。因此,在蒲松齡少年時,家境已經非常困頓。

第六章 齊魯英傑(35)

年輕的蒲松齡像當時大多數學子一樣熱衷於功名,19歲時參加童子應試,在縣、府、道的3次應試中都得第一,“補博士弟子員”,並受到著名詩人、山東學政施閏章的器重。初試的大獲全勝令年輕的蒲松齡手舞足蹈,產生從此平步青雲的念頭。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此後的科舉會試中,他卻屢試不第。

公元1684年,已經45歲的蒲松齡到省府濟南參加考試,但因勞累過度病倒在考場上,考試自然落第。3年後,他再次到濟南參加會考,仍然沒有考中。對此,他憤憤不平,恨恨而歸。

久經考場使蒲松齡窺見科場內幕,明白自己屢試不中的緣故:“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真令人氣憤填胸,慾望然哭向南山而去!”

蒲松齡一生科場失意,除了在31歲時應邑人孫惠之邀,在江蘇寶應高郵當了一年多幕僚外,從沒有做過官。他一生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家鄉教書,過著貧困、苦悶和絕望的日子。殘酷的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