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是批判林彪的反革命罪行,研究加強軍隊建設的大政方針。
此時,劉伯承給主持人葉劍英寫了一封長信,他對葉劍英說:“林彪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期間,我的身體漸趨不好。
但是,從關心黨的事業,關心軍隊建設出發,凡是他們願意問我的,或者我想到了的問題,我都以參謀的身份向他們提出來。
“編外參謀”貢獻多劉帥美名垂青史(7)
當然,我的那些意見,都是些老經驗、老生常談的東西,不一定適合新的情況,而他們基本上聽聽算了,很少給回過話。
現在,我是個老弱殘廢的人了,又總是休息不好,精力很差。
對這次軍委擴大會議不能給你們當個參謀了……為了給會議研究問題提供點資料素材,我請作戰部的同志,把我1960年以來說過的一些話(限於精力和時間未加校對),把那些‘古董貨’翻出來,作為一孔之見,即送你們,供研究參考。”
這些材料,包含著劉伯承十多年來的苦心鑽研現實問題的心得。
長期以來他的言論、著作都深得人們的重視,因為他確有真知灼見,能解決實際問題,並對提高軍事學術素養和思想方法起作用。
他交給中共中央軍委的材料,內容豐富,概括了他對軍事訓練、院校建設、參謀工作、政治工作、後勤工作;對海空邊防建設、國防戰備工事構築;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方針和作戰指導等一系列重要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這些經過精心提煉的條理化經驗之談,具有指導意義的戰略構思,是劉伯承半個多世紀軍事生涯的智慧結晶,這是他向人民的一次重大奉獻。
從這份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中,閃爍出一位共產黨員無比高尚的品質,一位疾病纏身的老人,能做出如此重大的奉獻,太值得讚美、歌頌和學習了,他做了健康人還很難做到的利黨利軍的工作,劉伯承的剛毅堅韌實屬罕見。
不朽的光輝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這顆帥星殞落了。
胡耀邦在悼詞上對老帥作了全面的公正的評價,稱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
而最後的一個稱譽很有特點,既肯定了劉伯承軍事學術的高深造詣又公正地表彰了他的兵學思想在教學上實戰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悼詞》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