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虛擬”,有手機話費充值、遊戲點卡、道具裝備、火車票和飛機票代購,甚至還有大樂透。“數碼”則從各種牌子的手機到照相機,再到膝上型電腦、iPad等,無所不包。還有她最愛逛的“服裝”,有件她中意的羊毛外套,在常去的一家網店看到過,但這裡的價格便宜了將近一百塊。
點開“影音”,又是一個DVD與CD專賣店,有她看過和聽過的全部日劇。在“歐美”分類裡找東德電視劇,卻連東歐電視劇都找不到。在店內搜尋欄輸入“幻覺”,跳出上百條結果,除了《死亡幻覺》和蘇打綠的CD以外,沒有一樣和影視音樂有關。
回到首頁,看到“魔女區”店主的阿里旺旺線上,她順手點了進去。這是在淘寶購物的習慣,拍下寶貝前先和店主確認貨的情況。手指在鍵盤上停頓良久,螢幕下方時鐘已是凌晨一點半。
“你好。”
她打出了最簡單的兩個字。
“你好。”
不到兩秒鐘,店主便回覆了。經營不錯的店主多是夜貓子,因為買家大多也是這時上來。有的大店有好幾個客服,二十四小時與買家溝通,不流失一單生意。
“我想買一張碟,東德電視連續劇,1989年曾在中國播放過,當時譯名叫《幻覺》。”
“沒聽說過。”
店主迅速打出一行字,讓小麥心裡猛然一沉,但她執著地繼續問道:“我在很小的時候看過這個電視連續劇,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或者看過也忘記了。那是個東德的偵探劇,一個老警察最後被壞人打死了。”
網路那頭沉默片刻,知難而退?
“拜託了!如果實在找不到電視劇,有那首主題曲也可以的—這是我父親的遺願,要在他的葬禮上播放那首主題曲,還有兩天就是追悼會。”
“明白了。”螢幕上跳出一個連結,“你點進去,拍下這個定製產品。”
點開連結,進入“定製產品”頁面,是在“魔女區”的“其他”分類中。
淘寶網的這些定製產品沒有任何內容介紹,都是買家與賣家間私下協商的,也有的單純就是為了更改交易費用。
這個定製產品的價格是一百元—就算開價一萬元,她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用支付寶完成付款,在買家收貨並確認後,這筆錢才會打到店主手中。
“我拍下了!拜託!後天下午就是追悼會,請務必在中午前送到!”
真要把全部希望寄託在“魔女區”?小麥的手指有些顫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