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孫悟空,實則是這場紛亂之局的關鍵手。
既然《西遊記》是道祖留在人間世的一記“先手”,那麼其中的故事安排自然有貓膩,不敢說如何虛構,但側重點一定有改動。
只要在文字上做詳略處理,那麼呈現出來的資訊必然具有意料之中的引導性或者說誤導。
譬如說書上寫孫悟空是透過大鬧天宮才得來“齊天大聖”的封號,那有沒有可能是玉帝有意吸納他進天庭,才給了他這個封號?
又比如說他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被封“鬥戰勝佛”,這何嘗不是佛門和天庭在爭奪人才?
至於鎮元子的結拜,菩提老祖的收徒,以此類推。
腦海中過了一遍這些資訊之後,再去感悟那道潑天的氣勢,郭大路基本可以推出一個呼之欲出的結果:
孫悟空還隱藏著不為尋常人所知,但老祖們心裡有數的一面,這一面要麼殺力極強,要麼來頭極大。
惟其如此,他才會被那麼多老祖先後“關照”,不著痕跡地佈局建立因果。
甚至包括自己,也一直和他保持著聯絡,中間為了騙過佛祖,還默契地配合演了一齣戲,始終沒有想過斬斷這段因果。
另外一個最顯著的證據就是,在功德香火最為純淨的人間世,他的名聲一度大過三清、玉帝和佛祖。
這固然可以說這是童年以及少年時期根深蒂固的情懷所致,但也不排除內心深處對悟空始終抱有預感式的期待。
郭大路暫停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決定去和孫悟空見一面,儘管能感覺到此時的他和以前各種版本的他都有不同,但郭大路仍沒有任何猶豫,要在他動手做下一件事之前,跟他說幾句話。
為避免出現這一去不知何時歸來的局面,郭大路將他發現的那些“封印節點”做了穩固而隱秘的標記,設定了嚴格的觸發條件,等待有緣人。
當然,在發現那些節點的時候,郭大路心中還是有些感慨的,原來他小時候聽的那些神話之地,從某個意義來說,是真的。
郭大路化作一道白虹,沖天而去。
……
一塊厚重且寬大的筋斗雲在天上急速飛行。
雲頭站著一位氣勢沖天的巨猿,右手握著一根參天鐵棒,直奔天庭而去。
自從出了萬劫之地,悟空一身氣勢不減反增,單以戰鬥力論,早已超過封“鬥戰勝佛”時的巔峰狀態。
“這三界之中,再無任何人能阻我前行!”
孫悟空胸中洶湧這澎湃的戰鬥力和近乎爆炸的生命力。
他全身上下、裡裡外外都已經達到了最完美和諧的狀態。
他有自信說出這句話。
哪怕此時面前站著的是道祖、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