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誒提提,渡劫結束啦?”郭大路問。
郭妙覺也一副“剛剛發現媽媽”的樣子叫了聲:“媽。”
姜菩提白了他們一眼,道:“上樑不正下樑歪。”
父子二人一臉茫然,並不知道女主人在罵誰。
……
三天後,郭大路帶姜菩提和郭妙覺從崑崙鏡中跳進蠻荒祖地。
外面幾十日,此間卻是數十年轉瞬即過,有關崑崙鏡的訊息早已煙消雲散,神魔大戰硝煙又起。
由於郭妙覺酷愛讀書,郭大路先帶妻子去祖地東土的神皇國都城。一家三口在那邊待了數年,郭妙覺已經十歲,剛好將父親帶過來的書籍全部讀完。
神皇國推行儒術,郭妙覺便隨父母四處拜訪此間鴻儒,與他們談論學問,印證經義,每每可以談得那些大儒啞口無言。
如此又過三年,郭妙覺再找不到一位能與他談論儒學的大儒,於是一家三口離開神皇都城去到道門盛行的中州,在那也待三年,已經十六歲的郭妙覺越發深沉、穩重,對書籍的熱愛卻有增無減。
另外,這三年郭大路順便渡了天仙劫。
其後他們去西方淨土佛國,這一路卻沒有那麼順利,途中屢屢遭魔怪襲擊,自有姜菩提和郭大路應付,郭妙覺安然無恙、一路順風。
這天夜裡,郭大路一家三口終於來到佛國邊境,找到一處山林洞府借宿。
郭妙覺身材修長,氣質兼具父母所長,立在那裡,如玉山矗立。
“你知道當初我為什麼給你取名妙覺嗎?”郭大路和郭妙覺並肩而立,抬頭看著天上的星空,隨口問道。
“佛門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說法,而到了‘智德不可思議’的地步,稱為‘妙覺’,為佛果的無上正覺,證得此覺的人,被稱為‘佛’……我一直以為這名字是母親取的。”郭妙覺道。
郭大路搖頭,“妙覺雖然有這個意思,但卻不是我與你母親的本意,我之所以給你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妙相寶體’和‘大覺金仙’二詞,盼望你以後佛道兩通,兼具我與你母親二人所長,不料你識字之後,只愛讀書,還偏愛儒術,大大出乎了我們的意料。”
郭妙覺道:“對我而言,儒術的終極奧義最難尋覓,因此暫時無法兼顧其他。”
“理解。”郭大路倒看得開。
郭妙覺看向郭大路,道:“其實爸爸精通百家,又豈止佛道,我這些年看下來,比得上您的,沒有一個。”
郭大路笑道:“你臭小子長大了,馬屁功夫也見長。”
郭妙覺也笑起來,隨即抬頭望向茫茫夜空,道:“或許有一天,三界諸天之內,也沒人比得上爸爸。”
郭大路哈哈大笑:“你可以青出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嘛。”
“我再厲害,也得叫你爸爸,所以……我還是不如你。”語氣中頗為感慨的樣子,好像他與父親已經明爭暗鬥了幾萬年一般。
父子二人商業互吹一通,準備回山洞時,郭大路突然問了一句:“你一直想來蠻荒祖地嗎?”
郭妙覺愣了一下,“嗯?”
郭大路伸手搭著兒子的肩膀,“沒事。”
……
次日,三人踏足佛國,感受到淨土世界清淨、祥和的氣息。
“中州道主逍遙子和佛國大菩薩普賢菩薩時常辯難,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趕上一會。”郭大路道。
姜菩提聽了頗為激動,道:“早聽聞普賢大菩薩之名,若是能當面聽他講經,必然受益匪淺。”
郭大路微笑著點頭。
郭妙覺問:“逍遙子和普賢菩薩辯難時,旁人可以參與嗎?”
郭大路道:“阿覺你這個想法很有突破性啊,他們兩位一個有資格立教稱祖的大羅金仙,一個手握半顆佛果的大菩薩,不要說你無法領會他們高深的辯難,即便你能理解且能接上話,你這種凡人體魄也根本開不了口。”
郭妙覺道:“爸爸你替我開口不就行了?”
郭大路怔了一下,問:“你真要參加?”
郭妙覺認真點頭。
“那好,到時候如果你這能接話,為父替你說。”
郭妙覺滿臉喜悅,對著郭大路行禮:“謝父親大人。”
郭大路搖搖頭,心道:“終究長大了,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一開心跳起來。”
念及此處,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轉頭問姜菩提:“對了孩子他媽,你說再過幾年阿覺的容貌會不會變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