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途李丁山的退場他也看在眼裡,心中微有無奈,因為他幾乎可以肯定地猜到,李丁山又去著手查實什麼了。
李省長……還是太急切了一些,眼前晃動的每一張笑臉下面,是怎樣的背景和來歷,又有怎樣的心思,誰和誰關係密切,誰又手眼通天擁有直通京城的能量?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之下就冒然出手,是自殺行為。
就和兩軍交戰一樣,在不知道對方兵力和主帥的前提之下就大手一揮出兵,冒失而莽撞,知己知彼才有獲勝的把握,官場如戰場,匹夫之勇的後果就是頭破血流,不但不能成事,甚至還會賠上前程和……性命。
夏想一邊和眾人應酬,一邊暗自替李丁山擔心。
幾乎和所有人都喝了一圈之後,一直和邱仁禮、孫習民說笑半天的周鴻基,才端起酒杯,悠悠然來到夏想面前。
“夏書記,雖然我們是初次見面,但我對你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也一直把你當成我的偶像,哈哈,來,我敬你三杯。”
偶像一說,發展到現在就有了褒貶的含義,夏想自然不會無聊到去猜測周鴻基的話是嘲弄還是無聊,酒場上的話,就當是酒話罷了,不能當真。
“我的酒量不行,和別人都是一杯,周書記,你也不能特殊,也只能一杯。”夏想表情溫和,話也很委婉,但卻是不容商量的口氣。
周鴻基卻不肯退讓,似乎較上了真兒:“別人是別人,我是我,不能相提並論,夏書記,剛才你還說要讓我一盡地主之誼,現在卻轉眼不認帳,就說不過去了……”
夏想明白了,周鴻基是借酒說事來了,沒想到,他和周鴻基之間的第一回合,比想象中提前了太多,直接就擺在了面前。
一杯酒事小,面子事大,誰掌握了主動佔了上風,是事關今後工作之中誰更能搶佔至高點的開局,雖說酒桌無兄弟,酒場無官職,但酒品見人品,規矩見高低。
夏想當然不會退後一步:“既然周書記這麼熱情,我不喝也顯得太不給面子,不過醜話可要說到前頭,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喝三杯,你可也得陪上三杯。”
“好。”
夏想和周鴻基之間的拼酒,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邱仁禮目光一動,站了起來,邱仁禮一起身,眾人也都紛紛站起。
“我來做個證人……”邱仁禮手端酒杯,呵呵一笑,“等夏書記和周書記拼完酒之後,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為止。”
此前,中組部副部長謝信才已經回去休息,此時在場的全是湘省省委一干人等。
邱仁禮話音剛落,孫習民接話說道:“就夏想和鴻基最年輕,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衝勁和朝氣,體現在工作就是拼搏,體現在酒場上就是拼酒。夏想,鴻基的酒量我知道,可是三杯倒,他都捨命陪君子了,你也要拿出一點誠意出來,不能退後。”
在燕省的時候,夏想就以不能喝酒而著稱,孫習民當時雖然和夏想沒有同桌共飲,但對於夏想酒量一般的傳聞,應該略知一二,那麼他今天有意拿酒量說事,顯然就是別有用心了。
夏想在上任之初的接風宴如果就喝得酩酊大醉的話,也不是一件什麼好事,好說不好聽,不至於毀掉形象,也會成為笑談……
夏想心中一動,想起在京城之時和孫習民的電話,心想孫省長還真是好記性,果然找機會要請他喝一壺了,不過不是不一壺茶,而是一壺酒。
邱仁禮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再年輕也是省委領導,拼酒……總不太好吧?”
孫習民慢條斯理地回應了一句:“就是熱鬧一下,酒能助興,齊省難得有兩個年輕的常委,夏想和鴻基的到來,帶來了新氣象,今天更是難得同志們放鬆一次,就一醉方休。”
好好的一場接風宴,在周鴻基的三杯酒的提議之下,竟然演變成了一次暗中的較勁兒……
邱仁禮收斂了笑容:“隨意,隨意好了。”
孫習民立刻又說:“既要隨意,又要盡興,酒桌上沒大小,只有酒量和酒品……”
此話一出,省委秘書長夏力的臉色為之一變。
一把手的權威不容侵犯,不管是正式場合還是私下場合,酒桌上沒大小,那是平頭百姓的話,於官場而言並不適用,任何時候一把手就是一把手,說一不二,老大優先制,在省委開會時適用,在酒桌上也同樣適用。
孫省長此舉,就是借酒話故意挑戰邱書記的權威了?
一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齊齊投在了邱仁禮的身上,要看邱書記如何應對。
人人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