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部分(2 / 4)

小說:官神(問鼎) 作者:抵制日貨

“周書記,你比我早來幾天,不管怎麼說也算半個主人了,今天的晚飯,你請了。”夏想主動伸手和周鴻基握手,論排名,他比周鴻基靠前,理應掌握主動。

周鴻基沒想到夏想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句玩笑,他躲在鏡片後面的眼睛微一收縮,儘量不讓眼睛將真實的想法流露在外,但眼神之中的變化還是透露了他內心的震驚——夏想比他想象中更年輕,更英俊,也更有衝擊力。

周鴻基認為,在地方上呆久了,會沾染一身官僚之氣,夏想雖然年輕,就算不至於大腹便便,也會是氣虛體浮,不想眼前的夏想健康清爽,渾身淡然清新,讓人驚訝於他的氣定神閒。

“夏書記開口了,我自當從命。”周鴻基呵呵一笑,一口標準的帶有京城味道的普通話字正腔圓,“夏書記是北方人,來到魯市算是來對了,齊省菜系很適合我們北方人的口味。”

初出部委的周鴻基舉止周正,說話從容,夏想對他的第一印象打分很高,雖然周鴻基說話之時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在部委工作過的優越感,但總體來說,是一個深藏不露、處事圓潤的老手。

第一會合,並非交手,只是試探,夏想相信,彼此都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和周鴻基說笑間,似乎輕鬆隨意,但其實兩人都心中有數,早在前來齊省之前,因為各自的立場和原則,兩人之間絕無握手言和的可能,更沒有攜手共進的合作。

從踏上齊省土地的一刻起,夏想和周鴻基之間,就開始了一場漫長而艱鉅的賽跑,最終誰勝誰負,不僅比拼是耐力和體力,還有在長跑過程中翻山越嶺之時,誰更有智慧和手段。

接下來的幾名常委,都是走馬觀花地握手寒喧,留待以後再認識不遲,等到了李丁山的面前之時,熟知李丁山脾氣的夏想一眼就看出了李丁山一臉怒氣和不滿,雖然站在迎接的隊伍之中,但卻是心不在焉,目光不時地落在秦侃和何江海身上。

難不成才來半月之久,李丁山就和秦侃、何江海鬧了矛盾?

秦侃是常務副省長,何江海也不是一般常委,是省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廳長,同樣大權在握。

夏想和李丁山握手:“李省長,早到了幾天,對齊省的情況是不是有了不少的瞭解?”

李丁山卻是憤然地說道:“何止有不少的瞭解?還是大大的瞭解夏書記,晚上一起吃飯,我有很多話要和你單獨談談。”

夏想想說什麼,又覺得不太合適,只是點了點頭:“如果晚上沒有別的安排的話,我去找你。”

李丁山微一點頭,也沒再多說,但臉上的憤憤不平之意未去,就讓夏想暗暗擔憂。

夏想的擔心是正確的,李丁山初來齊省,就插手了一件大事,從道義和公理上講,他的立場和出發點完全正確,但從手段和急於求成上講,又失之於激進和急躁,最終惹下了滔天的禍事。

也讓夏想剛到齊省,還沒有站穩腳跟,就捲入一場巨大的風波之中。

第1485章 齊省氣候……不好適應

其實平心而論,並非是李丁山惹事,也不是他正義氾濫,只不過是他在職權範圍之內過問了一件事情,卻遭遇到十分強烈的反彈,引發了李丁山的不滿,進而他著手一查,就順藤摸瓜查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不但是問題,還是麻煩,天大的麻煩。

話又說回來,如果此事落在夏想手中,夏想也必然會一查到底,但肯定和李丁山的手法不同,會徐徐圖之,或是曲徑通幽。

李丁山也是被逼得急了一些,一來齊省就想出手撼動根深蒂固的當地勢力,不碰壁才怪。

他不過是一名排名靠後的副省長,幸好還是省委常委,否則只是一個普通副省長的話,如果沒有書記或省長的支援,工作都很難開展,哪裡還有餘力多管閒事?

只不過李丁山和夏想的關係,知道的人畢竟不少,邱仁禮自然心中有數,因此,李丁山一來齊省,他就親自和李丁山談了工作,而且還有意在公開場合表態,對李丁山表示力挺和支援。

有省委書記站在身後,李丁山就腰桿大硬,直接就過問了對方的事情,結果卻碰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甚至對方還陰陽怪氣地回敬李丁山,告誡他要先看清方向再說話,齊省沿海,經常有颱風,省得風大閃了舌頭。

當然話說得肯定很委婉,但輕視和傲慢還是流露無餘,只差一點就讓李丁山當面下不了臺。

李丁山怒了,一怒對方明明有錯在先卻還敢如此囂張,二怒對方實在是過於狂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