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局副局長,沒有扶正,其實以夏想的影響力,扶一個市公安局長,不過是一個電話的事情,但他知道劉一九的為人,熱衷於辦案,無心於官場的勾心鬥角,也就隨他去了。
還有一人是秦唐的胡書揚。
胡書揚在夏想擔任秦唐市委書記期間,升任為秦唐國土局長。夏想離開秦唐以後,胡書揚一直原地踏步數年,直到徐子棋擬任牛城市長的訊息傳出之後,胡書揚終於冒頭了,被提名為秦唐副市長,補了徐子棋的空缺。
劉一九和胡書揚也算是夏想的嫡系,但不算核心,夏想對他們也並非不用心,而是處在冷眼旁觀的狀態,觀察劉一九和胡書揚的成長是否經得起考驗,還好二人都還算不錯。
胡書揚趁勢上升了一步,天澤市公安局也傳出風聲,說是劉一九有望高升調到省公安廳擔任副廳長,訊息傳得有鼻子有眼,劉一九聽了卻是不以為然,他自己都沒聽到什麼動靜,怎麼會升他?
不信歸不信,幾天後就有省廳找劉一九談話,就把劉一九震驚得不知所以。他是對升遷很淡然,但能升遷,心裡還是高興得很。不過思來想去卻不知道是誰在背後拉了他一把,他很清楚人在官場光有能力還不行,還得有機緣和靠山。
想了半天只想到一個人一夏想,除了夏想,似乎沒有再賞識他的省部級高官了。問題是,現在夏想是西省省長,而且多年和他不再聯絡,堂堂的夏省長還能記得他一個無名小卒?
夏想就是夏想,他只看重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時機成熟時,他就會在背後推動一把,哪怕不讓對方知道,只為提升一個幹實事不貪汙的官員到重要的崗位之上,他也欣慰了。
不只劉一九被夏想掛念在心,就連他初來燕市之時,在城中村改造小組初識的曲雅欣和吳港得,也在夏想的巨大的影響力之下,分別升到了區委書記和區長之位。
曲雅欣和吳港得當年也追隨夏想到了下馬區,夏想走後,一直在下馬區待了將近十年,一直卡在正處到副廳的關卡之上,沒有前進一步。突然就天降喜訊,不但一步升到了副廳,還是副廳實職,擔任了區委書記和區長,簡直就是人品大爆發。
人品的爆發,只源於多年以前和夏想有過一段同事的歲月,並且被夏想記在了心上。
在燕省的佈局完成之後,夏想從西省又飛往了京城,陪同代復盛副總二理前往歐洲視察的時候到了,夏想作為代復盛隨行的唯一一名省長,頓時吸引了各界的目光。
第2148章 出訪
夏想政治班底的佈局,分割槽分時進行,燕省只是第一步,也是第一階段。
下一步佈局,就是更高更廣的提升了,但現在時機未到,就得先放上一放了。正好西省的局勢一片大好,繼能源型經濟轉型大獲成功之後,國家電網和西省地電之間的兼併談判,也進入了尾聲,基本上可以說,西省的遺留問題大部分得到了解決,西省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大步前進。
雷治學雖然入局無望,最後卻也出盡了風頭,先是有不少國內重量級媒體採訪西省的成功經驗,本來是想採訪夏想,夏想卻將出彩的機會讓給了雷治學,也是官場規矩如此,老大優先制。
隨後又有許多國外媒體也提出採訪夏想,本以為中宣部不會批准,不想或許是夏想開放傳媒的提議起到了促進作用,中宣部破天荒同意了。
不過夏想還是將機會讓給了雷治學,他沒有時間了,要陪代復盛出訪歐洲。
其實就算有時間,他也不會出面,政績要歸於省委書記,他是省長,只能屈居第二,何況他又不是一個喜歡在媒體之上誇誇其談之人。
但事情往往很有意思的是,夏想不接受國外媒體的採訪,但他隨同代復盛出訪,卻再次吸引了國外媒體的強烈關注。
作為國內最年輕的省長,本來一舉一動就很容易引發猜測,在西省一切走向了正軌之後,國外媒體關於西省的報道少了許多,夏想也淡出了歐美人民的視線一段時間,但一次出訪,再次將夏想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代復盛的身份敏感,作為即將執掌國務院的未來的二號人物,他的一舉一動自然會引發各界關注。夏想隨同代復盛出訪也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問題就在於夏想是唯一隨行的省長,而且他還是國內最年輕的省長。
其實此次出訪,代復盛已經刻意低調處理了,國內新聞上只報道了一句,甚至連隨行人員都是何人都沒有詳細報道,更沒有提及夏想的名字。不過,想要打聽到代復盛的隨行人員究竟是誰不是難事,就有好事者在研究代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