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起來令人厭惡。院內還有一大片尚未收割的倒伏的青稞。德慶群宗的家就在青稞地邊上,一排平房中的一間。房子又小又暗,又隔成小套間,裡面一張大床,一排藏櫃,櫃上疊摞著五六床新被子。德慶群宗有收藏新被的習慣;外間有兩張窄小的卡墊床,爐灶炊具,寫字檯。她和女兒住外面,把大床讓給了我。隨口問她,平時孃兒倆是怎樣住的?德慶群宗的回答使我意外,說女兒想吃奶的時候,就都睡大床,平時女兒就睡卡墊床上。
可是女兒益西卓瑪已經九歲了。九歲了還在吃奶?那麼牧區孩子最大能吃到多少歲?
德慶群宗想了想,說,大概十五歲吧。不過女兒才九歲她現在奶水已很稀少了。
很快發現德慶群宗熱情得近乎病態,她對於女兒的愛有些兒發狂了。同時她有一種強烈的傾訴欲,幾天裡她一直在絮叨自己的生活遭際。
民主改革那年,人民政府送她去內地讀書,那時她正年輕,像朝陽初升,燦爛前程召喚著她。但是後來的命運則陰雲四起。結了婚,不幸又離異了——實際上是被拋棄了——她帶著兩個女兒返回故鄉,回到父母親身邊。她的全部愛心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但噩耗傳來,在遠遠的縣中學讀書的十三歲的大女兒得急病死去了——德慶群宗從繫著綵緞的小匣子裡取出亡女的照片給我看,繼續說著——縣上派人來看望,順便徵詢處理意見,是土葬、火葬、還是天葬,可以任選。“我想來想去,土葬可不行,地下的蟲子會把她咬得不得安寧;火葬也不好,還是天葬吧,乾乾淨淨。”
只有九歲的益西卓瑪與她相依為命。她不願下嫁牧民,“太不衛生”。益西卓瑪是她的唯一希望。她用最極端的母愛眼光百看不厭地瞧著女兒,對女兒隨口說的每句話都要立即翻譯給我聽,對女兒無意間做的每個動作都立即示意我一同去欣賞。她沒抱怨過什麼,除了對前夫的詛咒;只是用更多的熱情殷殷地生活著。小益西卓瑪也爭氣,在班上學習是拔尖的。德慶群宗按照漢族女孩的髮式,把女兒的茸茸細發高高地梳在腦後,用紅綢扎一個大大的蝴蝶結。她打算讓女兒將來考拉薩的或內地的大學,她的命運要在女兒身上得到改變。
德慶群宗把她採集製作的野花野草的標本讓我挑選了一番。這是生長在桑穹山谷草地上最常見的飽經風雨又璀璀璨璨的那類花兒,樸素的藍色花和黃色花。德慶群宗還把她七十多歲的老父親動員了來,錄了一盤嘉黎山歌的磁帶送給我們。老人是當年的歌手,年逾七旬,仍能高歌真叫人難以相信。而四十多歲的德慶群宗的花腔女高音中仍滿含少女的清純之音也叫人驚異不已。此地山歌如同高原牧場上的徐徐和風,淙淙小溪,任性隨意地吹拂流淌。旋律有程式化的結構:低低的喉音脫口而出的時候,便迅即昂揚激越,加花的拖腔,一個跌宕沉落下去,又一個低低的喉音……週而復始的旋律似乎在重複那說不完、道不盡的世世代代的感慨,不知所求的迷茫。
從查桑的卓瑪到老嘉黎的德慶群宗,我見過許多知名不知名的藏族婦女。我的那些藏北的姐妹們,堅強富有耐受力,是世界上少見的最獨立最少依賴性的一群女人。許多觀察者都注意到了藏族婦女在藏族社會中的特別地位和作用。所謂特別,是相對於西藏四周的印度教、伊斯蘭教及儒教的男尊女卑的傳統而言。觀察者們注意到了西藏婦女從未深藏於閨閣之中,她們活躍在家庭和社群中,形成一股充滿活力的力量。她們的作用奠定了她們的地位。牧區有句形象的俗話:小孩的腳磨起繭子(放牧),女人的手磨起繭子(做活),男人的屁股磨起繭子(坐著喝茶)。婦女支撐起牧區基本生活:擠奶、打茶、炒磨青稞、製作酥油奶渣、照看孩子……從清晨到夜晚,從歲首到歲尾。青春與生命被常年不息的牛糞火一點一點地舔盡了。最苦的是那些沒有機會嫁出去的女人,拖著幾個私生子,撐起一頂小帳篷,獨自應付生活。雖說牧區鄉下正統觀念淡薄,虛偽的道德教條也少,但非婚生子女還是常被人瞧不起,被稱作“髒孩子”。又雖說各地都規定了對不負責任的男人的懲戒條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爸爸。一個過路人,就那麼一兩夜,有的連名字都不知道。就是罰來幾頭牛,幾十只羊,也沒能改變基本事實。我還聽一位申扎人講起婚姻方面的一個陋習;申扎縣巴扎區三個偏僻鄉里,習慣娶“姑姑老婆”,即認為姑侄配偶是最理想的婚姻——這種隔代婚,難說有什麼愛情幸福。
另有一類婦女,處在那種雖為數不多但也常見的多夫多妻家庭中。以家庭為中心各有分工的生產單位,往往以此保證人力和生產資料不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