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到荀彧這麼說,心裡非常興奮,急忙道:“荀彧先生,與其繼續助紂為虐,不如早早棄暗投明…”荀彧瞥了劉備一眼,嘲弄地一笑,“玄德所說的‘明’,想必指的就是自己吧。”劉備正色道:“先生錯了,備所說的乃是大漢的陛下…難道荀彧先生不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荀彧沉默片刻,看了一眼劉備,“使君,你今日之來,是出於自己的想法還是陛下的要求?”
劉備想了想,抱拳道:“實不相瞞,我和陛下都認為先生忠君體國,是漢之忠臣,所以希望先生能早早棄暗投明,莫要再執迷不悟了…”
荀彧皺眉道:“我對大漢的忠心天日可鑑…”看了一眼劉備,沉聲道:“不過我卻並非愚忠之輩,跟加不能苟同使君的想法…”劉備、關羽皺起眉頭。荀彧道:“大漢是天下人的大漢,大漢要復興,也必須是撥亂反正地復興,而不能靠混亂天下而復興大漢,那樣的大漢還有和存在的異議…曹丞相或許變了,但畢竟他現在是復興大漢的功臣,不管外人怎麼說,自動亂到現在,朝廷第一次真正的安定了下來,在朝廷名義下的大軍控制了大半的江山…只要丞相最後能摒除私心,大漢便能真正得到復興………”
劉備關羽眉頭一皺,劉備抱拳道:“先生……”
荀彧抬手打斷了劉備的話,“使君聽我說完。”看了劉備一眼,“你們的想法和意圖我明白。恕我直言,你們的做法不過是螳臂當車,唯一的結果不過是為天下一統制造麻煩,讓天下百姓多受些苦難,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用處…更加談不上覆興大漢…”頓了頓,“何況,諸位心中當真沒有私心?”
關羽沉聲道:“先生把一切希望寄託在一個奸相的身上,這樣做恐怕不會有好結果…”
荀彧笑道:“或許吧。不過兩位難道不認為,這是代價最小而且最有可能復興大漢的道路嗎?若是天意不在漢,那麼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徒勞的…”
劉備皺眉問道:“難道先生真的不再考慮考慮了?”
荀彧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不需要考慮…因為這些問題我早就考慮過了…”看了一眼兩人,微笑道:“其實丞相對我的心思想法非常清楚,還能夠委以重任,說明丞相內心深處對大漢還是忠誠的…”
劉備關羽鬱悶不已。
荀彧道:“今日所言,我只會埋在心裡,不會對任何人說起。兩位儘管放心。使君,聽我一句話,莫要盯著鏡中花水中月不放,莫要為了心中的執念將百姓退入茫茫無盡的戰火中…那樣去復興大漢又有何異議…”
劉備皺眉道:“先生的想法我能理解,不過我有自己的堅持。”站了起來,關羽跟著站了起來。劉備朝荀彧一抱拳,“先生,今天實在是打擾了…”
荀彧站了起來,回了一禮,苦笑了一下,“使君好自為之吧。今天的談話除了我們三個人,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我非常期待二位能和我一樣。”
劉備朝荀彧微微鞠了一躬,領著關羽離開了。
兩人荀彧府邸出來,徒步往自家走去,劉備眉頭緊皺,一副鬱鬱不樂的模樣。關羽看不下去了,“大哥,莫要為那樣的人煩惱…咱們沒有必要靠別人,就靠自己就行了…我和三弟還有子龍輔佐大哥,一定可以打出一個太平盛世來…”
劉備長嘆一聲,“哪有如此簡單啊…而且當今天下時機也對我們不利啊…想要復興大漢談何容易…”
關羽思忖道:“既然時機不合適,那麼咱們就等待時機,如今曹操、呂布、孫堅三方爭雄,大戰一定會爆發,咱們一定能等到機會…我認為如今咱們追該做的就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時機一到便立刻行動…”
劉備雙眼一亮,看了一眼關羽,驚歎道:“沒想到吾弟竟然也有這樣的智謀…”關羽笑了笑。
視線轉到洛陽。
張浪正在看著報告:目前的十大軍團都已經調整防務完畢,另外,在漢中、關中、西涼這三個地方,已經將陳宮於幷州施行的民軍制度全面推行開,三地各有十來萬民軍,由各級專門部門管理,平時務農,戰時從軍,對於這些力量,張浪的定位是維護地方治安的主體,同時在必要的時候,策應主力部隊做戰。
張浪放下報告,起身走到窗戶前。望著窗外的天空,腦子中在思考著下一步的策略。如今天下三分,另外兩股勢力卻都與自己為敵,而且大有聯合的勢頭,他們都在積極備戰,一場大戰恐怕不久之後就會上演,屆時兩大諸侯大軍來犯,該如何應對了呢…張浪轉身走到地圖前,看著地圖,眉頭緊皺。
身後傳來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