軻比能興沖沖地帶著十萬狼騎向西湧去,半路上接到訊息,說袁紹並未派出麾下騎兵,軻比能的心裡不禁打起鼓來,連忙下令大軍暫停前進。
一大群首領、將軍聚集在道旁商議是否繼續進擊,兩派意見相持不下,軻比能猶豫不決。
就在這時,一名前鋒哨騎突然奔了過來,滾下馬鞍,急聲道:“大王,呂布親帥五萬突騎朝我們殺來了!”
眾人吃了一驚,步度根在軻比能耳邊小聲道:“呂布驍勇無比,且麾下皆虎狼之士!雖然我軍人數佔優,但只怕也難以取勝啊!大王不要忘了匈奴人的遭遇!”
軻比能心頭一驚,趕緊下令:“傳令下去,後隊便前隊,立刻撤退!”
十萬鮮卑狼騎急匆匆調轉馬頭,現場一片混亂,隨即十萬狼騎揚起漫天煙塵沿著來路狂奔而去。
張浪率領五萬突騎來到高地邊緣,望著前方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區,夕陽西下,大地都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根據情報,鮮卑騎兵此刻應該到這裡了,可是卻一個人影都沒有,張浪不禁皺起眉頭。
斥候飛馳而來,勒住馬,在馬背上抱拳道:“啟稟大將軍,鮮卑人已經撤退了!”
張浪感到有些意外,“再探!”斥候應諾一聲,勒轉馬頭,奔下了高地。
張浪並沒有撤退的意思,他擔心還會有追兵,因此決定在這裡等候一段時間。五萬突騎列陣在高地之上,除了戰馬偶爾發出一兩聲嘶鳴意外,竟然沒有半點雜聲,五萬人就如同五萬雕像一般,落日的餘輝照耀在那一張張剛毅的面孔之上,令人心中震顫。
一個時辰之後,天色完全暗了下來,斥候回報:鮮卑人確實已經撤退了,而袁紹主力大軍正不疾不徐地西進,並沒有派出騎兵的跡象。
張浪放心下來,率領五萬突起撤走了,不過張浪撤退的速度不是很快,因為他要積蓄馬力以便隨時應對可能的追兵。
第二天早上,五萬突騎才進入潼關。
賈詡等在潼關治所大門口接到張浪幾人,一起朝大廳走去。
賈詡邊走便問道:“大將軍沒有與敵人接戰?”
張浪搖了搖頭,“我還未到,他們自己就撤退了!”
賈詡思忖道:“定然是鮮卑人聽說袁紹的騎兵並沒有出現,且畏懼大將軍,因此才匆忙撤退的!這樣也好!”
一群人疾步走入大廳,張浪直接走到上首,轉過身來,其他眾人則分列左右。
張浪問賈詡:“蒲坂渡方向怎麼樣了?”
“回稟大將軍,因為軍情如火,屬下擅自做主派張遼將軍領四萬步騎前去增援,請大將軍治罪!”
張浪擺了擺手,“我說過我不在的時候一切由你做主,你並未越權!”
“多謝大將軍。”
張浪想了想,“得明確誰為主將,誰為副將。立刻傳我命令,張遼全權負責蒲坂渡方向的防禦,臧霸為副!”後在堂下的傳令官領命而去。
張浪坐了下來,思忖道:“袁紹接下來要麼強渡潼關,要麼北上強渡蒲坂!不管他怎麼樣,我們都能從容應對了!”
賈詡提醒道:“袁紹兵勢浩大,若是下定決心強攻一點,威脅還是非常大的,不能大意。”頓了頓,“最好在正面頂住敵軍的同時,能以奇兵襲擾其側後。”
張浪點了點頭,看向賈詡,“我帶兩萬突騎去武關,司機從武關出擊,襲擾其側後,文和你就負責潼關的所有事情吧!”“諾。”
張浪想了想,“得有一個統籌全域性的角色。”看著賈詡笑道:“這個角色非文和莫屬!包括軍隊調動,糧草籌辦等等與戰事相關的事宜,你都有處置的全力,不必事先稟明!”
賈詡心中感動,抱拳道:“屬下當仁不讓!”
張浪點了點頭,叫來一名傳令官,令其將自己的決定傳示全軍及各地官署。
安排好了這些,便散會了。張浪來到後院,休息了一下。中午醒來,吃了中飯後,便披掛整齊,提著方天畫戟離開了指揮所。
片刻後,張浪率領兩萬突騎從潼關西門離開了潼關,往武關而去。
袁紹主力大軍與沮授所部回合後,在潼關以東十幾裡處的丘陵地區紮下營壘。
大帳中,沮授怒斥許攸誤主,而許攸則指責沮授不聽號令擅自行動。
袁紹被他兩個吵得一個頭兩個大,鬱悶不已。“好了!都閉嘴!”袁紹終於爆發了。兩人停止了爭執,不過卻依舊怒目相向。
袁紹看了看兩人,“兩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