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正中,張浪一行人在官道邊的茶棚中歇了下來,茶棚裡本來沒幾個客人,他們這一來倒將整個茶棚擠得滿滿當當的了。
店家和小二全都出來招呼,上茶水的上茶水,送小吃的送小吃,忙得是不亦樂乎。
張浪喝了一口茶,問那店家:“店家,聽說有不少難民逃難到荊州來了?”
店家點了點頭,有些厭惡地道:“原本咱這荊州美麗富庶,百姓康樂,可自打那些難民來了後,弄得是烏煙瘴氣,單就治安方面來說,就比先前壞了不少!搶劫,殺人越貨這些事情時有發生了!”
張浪笑道:“如今天下戰亂,唯有荊州還算安穩,難民不往這裡跑,還能往哪裡跑呢?”
店家深有同感,“客官這話說的也是!”
張浪問道:“店家是本地人?”
店家點了點頭,“我祖上其實是河北人,自從我爺爺的爺爺遷居於此後,便在這裡落地生根了。”笑了笑,“我現在算是地地道道的荊州人了!”隨即好奇地問道:“聽客官的口音,似乎是北方人啊?”
張浪點了點頭,“我們從關中而來,帶了關中的特產來荊州販賣。”
店家笑道:“看客官你們打扮我就猜到了,你們是走南闖北的商人。你們既然來自關中,可見過呂布大將軍?”
張浪身邊的人不禁流露出了笑容。張浪笑道:“見過!經常見!”
店家沒好氣地道:“你就吹牛吧!人家大將軍豈是能隨便見到的?”隨即興沖沖地比劃道:“那呂布是不是有這麼高?這麼壯?”看他那比劃的意思,張浪高超過三米,兩個漢子粗壯,那麼高大雄壯,還是人嗎?
張浪哈哈大笑起來,“差不多吧!”扭頭朝官道前方望了一眼,只見遠山蒼翠,朦朦朧朧,官道兩側的稻田綠意襲人,一眼望不到頭。“店家,這裡距離襄陽還有多遠?”
“不遠了,只有不到二十里地了。”一指遠方臥在道旁的一座不高的山崗,“轉過那個崗頭,就能看見襄陽了!”
張浪點了點頭,回過頭來問店家道:“這附近可是有一處臥龍崗?”
店家卻搖了搖頭,“沒聽說過。我從小就生長在這裡,卻從未聽說有這麼一個地方。”
張浪大感驚訝,暗道:這是這麼回事?諸葛亮不是隱居在荊州嗎?怎麼會沒有一個臥龍崗?難道是小說虛構的?張浪困惑不解。
暫時放下這個問題,喝了茶水,吃了點心,休息足夠了,一行人重新上路了。
走了沒多久,轉過了山崗,一座巨大的城池映入眼簾了,那就是襄陽。襄陽背靠茫茫荊山,傍依浩淼襄江,虎踞龍盤,氣象萬千。
一行人順著官道徑直朝襄陽行去,張浪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樣,他還在想著剛才店家說的話。
一行人來到城門外,只見許多士兵正在城門口檢查過往的行人,城牆上戰列著一排頂盔摜甲手持長槍的軍士,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張浪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不久前孫堅佔領了江夏後,正囤積重兵於邊境,一副隨時就要打過來的架勢,有鑑於此,襄陽城加強戒備也是理所當然的。
張浪一行人在城門口等待了片刻,終於輪到他們了,軍官打量了他們一眼,微微一皺眉頭,來到張浪面前,“你們是什麼人?從哪來的?到襄陽幹什麼?”
張浪道:“我是生意人,從關中來的,來襄陽自然是做生意。”
“關中的?”那軍官小吃了一驚。撇下張浪,走到那些運貨的馬車旁,一招手,“開啟檢查。”立刻有十幾名士兵上來,掀開了罩在表面的苫布,將一隻只木箱都開啟了,裡面果然都是一些關中的特產。
軍官登上馬車,在那木箱中翻找了片刻,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跳下來,然後又檢查了另外幾輛馬車和幾匹騾子,均沒有發現問題。
軍官回到張浪面前,打量了張浪一眼,“既然是關中來的,可有官憑?”
張浪將早已準備好的官憑文書取了出來,遞給那名軍官,軍官接過官憑翻開來,發現果然是從關中來的,原本的警惕之心立刻消失無蹤了。將官憑還給了張浪,讓到一邊,一擺手,“進去吧。”
“多謝。”張浪抱拳道,一揚手,領著兩百多號人的‘商隊’進入了襄陽城。
一進入襄陽,張浪便感受到了一種與關中完全不同的氣質風貌。這襄陽城內處處都瀰漫著強烈的文人氣息,精緻而優雅,卻少了一分關中秦川的粗狂豪邁。這裡的人衣著光鮮,彬彬有禮,不像秦川關中那樣隨意率性。張浪也說不上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