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格、人品的輕視。但實質上,這只是因為客戶先看到了壞的一面。
也許你會說:我們的產品也沒有壞處啊,我們產品都挺好的。可是我要告訴大家:就算你的產品千好萬好,只要要錢就不好。客戶在掏錢時,無論是小額的還是大額的,都會習慣性地有種恐懼心理……擔心產品不合用,擔心自己買貴了,擔心白花錢,等等。
客戶於是就會條件反射般地對購買有種排斥感。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反應。甚至有的採購方的理念是:壓榨供應鏈,節約成本。因而砍起價來冷酷無情。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根本做不了銷售。
讓我們回到剛才那個例子,我讓學員們第二次看這個燈片,結果有6個人看出全貌。這說明:告訴對方目標,讓他們按照目標去搜尋,對事物的認識就會全面很多。我們的客戶也是這樣,對於商品好的那一面,要引導他,他才能看出來。
你也許會說:〃我第一次跟他講,他沒買;我第二次跟他講,他還沒買。我頭半年跟他講,沒買,到現在也沒買。該怎麼辦呢?〃
其實,你一點都不用著急。事實上,客戶對一個事物的認識都有個過程,所以我們要有耐心。如想加快程序,必須從發現需求、創造需求、滿足需求上狠下功夫。
總之,人在認知事物時有失盲的現象,對於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有盲點。銷售時,我們如果不能把人的這種規律研究透,就很難掌握客戶的心理。相反,如果我們知道自己也有盲點,我們就能理解客戶,對於客戶的盲點,就能夠客觀地對待。這樣,當客戶拒絕你時,你就會想:〃哎喲,這個人看來盲點還挺嚴重的。〃這樣你就不那麼生氣了,也就不會感覺那麼受傷。
第一招 把握人性規律平和麵對成交(3)
還是看看那個幻燈片吧。透過調查,我發現有7個學員出現了這種情況:第一次看到的是一個人,第二次看到的也是一個人,看了好幾次,依然只看到一個人。
這說明什麼呢?其實,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我們的客戶。銷售是有機率的,不論你是賣金銀、賣珠寶、賣鑽石,甚至你賣鈔票,都會有人拒絕你。這不是你的商品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人們自己需不需要的問題。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更能坦然面對客戶的拒絕了。
這也同樣告訴我們:廣交優質客戶非常關鍵。銷售機率要求你不能死盯住兩三個客戶轉,這樣客戶也會受不了。
2�當人們認定自己的觀點、信念時,就會對其他的資訊設定盲點有一個概念,叫做集註/排斥。就是人在集中注意力時,對別的看不到;當我們認定我們自己的觀點、信念和態度是真理時,我們就會對相反的或不同的資訊設定盲點,因而也就排斥了對它們的感知。仍以前面那個雙關圖為例,當一個人認定了圖中是一個老婦人時,無論他怎麼努力看,也看不到年輕女子的影子,而且是越集中注意力越看不到。
〃集註/排斥〃這個規律在社會中存在很多年了,並且將會繼續存在下去。人是有這個規律的。表現在哪兒呢?比如說,起先當人們沒有發現地球是圓的時候,都認為地球是扁平的,認為地球像桌面一樣,在地球上面,有山有水有河流,人們對這個觀點深信不疑。所以那時候的人,是不敢航海的,怕航海走得太遠會掉下去。
再比如,人們認為人是由上帝造就的,不相信生物進化論,所以達爾文的一生很悲慘,他說服別人時,別人都不相信。
集註/排斥有一個消極的地方,那就是:集註/排斥會讓一個人顯得頑固不化、比較保守。但集註/排斥是人的一個特性,我們在做銷售時必須把它考慮在內。 我們的客戶也有著這種〃集註/排斥〃的心理,他們特別希望能夠保持住自己的一貫性。
人們不僅在自己的認識和思想方面,力圖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也傾向於讓別人看到自己行為的一致性和連貫性。這是人的一個共性。 當我們試圖把自己的商品打入到客戶企業時,常常會發現:這個客戶原來就有一些供應商,他跟那些供應商之間關係還蠻不錯的。所以,由於受〃集註/排斥〃心理的影響,客戶在採購、在看你的商品時,第一反應就是去和第一個供應商對比。同時,由於他與第一個供應商之間已經有了合作,他不想打破。所以,這個時候,你如果想把你的商品攻進去,就要作好心理準備,甚至要打一場持久戰。
3�不是嘴大的人吃得多,而是命長的人吃得多我們和人打交道,做人際關係的生意,如果不研究點兒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