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氏繼續說道:“……烏氏倮私獻秦王,十倍其償,秦始皇令比封君,其時烏氏與列臣朝請,名顯天下。”
公孫賀饒有興趣地聽著這番話,暗暗佩服商人們的眼光。商人除了做生意還想到介入上層社會,貴顯朝臣,這似乎是秦相呂不韋以來商人的傳統。這不,邴氏商業集團使邴家的子孫介入了大漢帝國最高貴的社會,邴德和邴福都得到了“遊閒公子”的稱號,朝廷計程車大夫和王侯貴人誰都不敢輕視邴氏家族。但無鹽氏的眼光似乎更遠。
老成的邴德沉思了片刻,沒有正面理會無鹽氏,而是問公孫賀:“子叔,上個月你說主上遣使通月氏之事,長安三輔已經家傳戶曉,聽說西域有20餘國吧!”
無鹽氏興奮地拍了一下掌,坐直了身子,兩眼熠熠生光,搶著話茬兒說:“孝文時,匈奴右賢王攻西域26國,聽說匈奴和西域諸國都十分貪戀漢物呢!如果能開通西域諸國的商道,比起烏氏倮私獻秦王之事更獲利倍之。”
公孫賀沉吟了一會兒,說:“主上有連月氏兵擊匈奴之心,倒沒想過民間與匈奴、西域諸國互通有無,何況中行說的遺教已在匈奴傳開。”
6中行說傳奇
中行說是孝文皇帝時代的宮中宦官頭目。當時,遊牧人的大首領、草原上的最高統治者匈奴老上稽粥單于剛繼位,大漢國的孝文皇帝就遣一位宗室女去做單于閼氏,讓中行說作為公主的隨侍。在宮中兢兢業業服務多年的老宦官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認為他受到了貶斥,從此不能回到文明社會。怨恨之下,一到匈奴境,就歸降了匈奴,揚言要為大漢國製造禍患。當時,匈奴人非常喜愛漢人的繒絮和食物,中行說卻對遊牧人的首領大單于說: “匈奴的人口夠不上大漢國的一郡,但是所以能夠強大,這是為什麼?因為衣食和漢人不同,不必依賴他們。如果大單于改變了習俗,喜愛漢人的東西,大漢國只要拿出十分之二的東西,那麼匈奴就全部歸屬於漢了。作為牧野之國的主宰,大單于應該把所獲得的大漢國的繒絮,用來做衣褲,穿著它騎馬在草叢中馳騁,這些徒有其表的東西一下子就會裂開破壞,以此向匈奴萬民展示這些東西並沒有羊皮來得堅固,把所獲得的漢人食物都拋棄不要,以表示沒有乳酪來得甜美有益。這樣,匈奴遊牧大行國才能與日月共存,與龐大的大漢國平起平坐。”
大漢國遣使送信給匈奴單于時,書信所用的木條是一尺一寸見方,信的開頭言辭客氣地寫道:“大漢皇帝恭敬地問候匈奴大單于平安”,接著寫所送的東西以及要說的話等等。中行說建議單于致信大漢皇帝時,所用的木條要一尺二寸見方,印和信封的形式都比漢帝致單于的信還寬還長,信的開頭言辭傲慢地寫道:“天地所生、日月所置的匈奴大單于恭敬地問候大漢皇帝平安。”也敘述一些所送的東西和話語等等。
來到匈奴地的漢使看到匈奴的老人無人照料,感到不可理喻,便對代表單于出面接待的已任貴人高位的中行說問道:“匈奴的習俗難道竟如此輕視老人麼?”
中行說不以為然地笑著,轉而窮詰漢使者:“你們漢人的習俗,凡是被派遣去當兵防守邊界的人,當他們出發時,都給他們的年老雙親留著暖衣美食,是嗎?”
漢使者說:“這話說得很對。”
中行說又說: “漢使者難道不會想一想嗎?這就是雙方的眼光的不同了。匈奴人是把攻伐看成大事,他們那些年老力弱的人不能參加戰鬥,所以把肥美的食物給壯健的人當飲食,這樣年老的和年輕的才能一同得到保護,怎麼說匈奴輕視老人呢?”
漢使者搖搖頭,帶著不可思議的口氣說:“匈奴人的父母子女都同住在氈帳裡,哪有人倫之防?父親死了,兒子就娶他的後母當妻子,兄弟死了,就把兄弟的妻子娶過來當妻子,沒有戴冠束帶的服飾,這難道不是缺乏禮儀道德的表現嗎?”
中行說反問道:“你們楚地和秦地的習俗是一樣的嗎?”
漢使者搖搖頭。
“那麼,燕地和魏地呢?”
漢使者又搖頭。
“這就對了,匈奴人居漠北漠南,長居漢地北方,怎麼要求他們的習俗和漢人一樣呢?”中行人說以教訓的語氣接著說,“匈奴的習俗是人吃牲畜的肉,牲畜吃草飲水,隨時遷移。所以匈奴人人習弓馬,天性自由快樂。他們的約束很輕,君臣之間的禮節很簡單,一國的政務好像一個人的生活一樣。自己的父兄死了,就娶他們的妻子做妻子,那是不願種族消失。所以匈奴的倫常雖亂,其宗嗣種族卻得到最大程度的儲存。大漢國在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