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說著。
這時,太上道主一笑,開口說著:“你不必多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你是我成平道的嫡傳,我信的過你。”
“是!”王存業被他這樣一說,嚥了下口水,只得應了。
不過這些都是明瞭,只是一轉念,就一稽首:“弟子讀得前朝大許時資料,心裡不勝感慨。”
這話似乎和道門沒有關係,但二個真人卻也傾聽。
只聽王存業淡淡道來:“大許太祖建朝時,按照詔令,親王、郡王、嗣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以此而之。”
“雖降等世襲,但親王降至縣公,郡王降至縣侯,嗣王國公降至縣伯,郡公縣公降至縣子,餘降至縣男便不再遞降,以此爵傳世。”
“宗室祿詔,親王祿一萬石,郡王公主嗣王五千石,國公郡公二千石,縣公縣侯八百石,縣伯縣子四百石,縣男三百石、無爵宗室也有二百石。”
“許朝太祖時,全國納糧一千七百萬石,宗室不過四十八人,極其厚遇,不過支三十萬石,可所謂九牛一毛。”
“而抵達中期,宗室有一萬七千人,歲給祿米超過七百五十萬石,佔朝廷收入的三成!”
“至後期,載於玉牒,宗室十五萬,負擔之重,可想而知,此誠千古所未有,是許朝衰亡之重因。”
“何也,重祿而不治事,歲歲增也,民不堪重負,紛紛棄地逃亡!”
“這豈止於民,就算朝廷也不堪重負。”王存業說到這裡,目光炯炯:“這是前朝衰退之重因,雖是世道,而理一無異,弟子惶恐,思之僅此!”
雖沒有一字說道門,但太上道主和成謹道人都不由變sè,這所指的是什麼,任何一點有智商的人都知道。
太上道主的感悟更多些,道門三百年前初建,道君率先佔領崑崙伐山破廟成就太乙,接著就是以大誓願成就半步大羅
而同期有八位道人成就太乙,雖只有五位歸於道門,三位遊離其外,但也可見得那時噴薄而出的大勢。
而以後道門應運而起,遍於天下,佔天下賦稅一成,又有真種和赤陽迎劫丹賜下,一時間道人數目膨脹,據不完整統計,天仙位業三十位,神仙位業四百零三位,這些人吞吐靈氣,分薄氣運,別看道門威震天下,實際上雖不至於入不敷出,但也幾無餘糧。
只看這三百年來,無一人能成太乙,就知道其中道理,難道這三百年來,沒有人能堪破天機領悟太乙?
非也,就算是有一百個道君,在這時也只能限於天仙和神仙。
何也,唯氣運和位格所限。
還是這話,中二才會相信“心悟”了就有天地大位。
太上道主就問著:“若汝在前朝,可有良策?”
王存業並無絲毫笑容,說著:“師祖,取之是天下之理,並無過錯,唯取之者多寡,是善惡之別,天數之移的主因。”
“師祖問我大政,弟子不勝惶恐,只是就算弟子在許朝,這宗室之法是大數,是國本,萬無能改之理,只有盡力辦好自己的事,略延些國祚,別無它法。”
王存業的意思很明白,剝削是天地至理,朝廷、君王、道君、天dì dū是,除非不建立任何體制,不然沒有誰能超越這個法則。
王存業不相信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大同世界,他只有一問:大同世界的zhèng fǔ運轉,要不要費用?
要的話,費用怎麼來,難道zhèng fǔ本身能生產?
天下奉一人可,這就是天帝,除天帝本身可垂拱而治,享天地大位和氣運,別的神道都各有職司,以事生產,這就可以維持和發展。
但要是奉百人千人萬人為君的體制呢?
負擔頓時增長千倍萬倍,最恐怖的是,這些不事生產只享氣運靈氣的集團,還在不斷增長。
雖沒有明說,但暗示非常清晰,這仙人就是典型的八旗和勳爵,不事生產,不停吸取靈氣,坐享氣運。
建立神道為下僕,是可以延緩,但隨著仙人越來越多,封神榜的神道,終有承擔不住的一天,這是不可避免的未來。
但是你要我解決,抱歉,這是道門的國本,解決了道門也不存在了。
如果世界上什麼事都能解決,還要“革命”(天命轉移)和興衰幹什麼呢?
一瞬間,王存業都生出明悟,醍醐灌頂一樣徹底明白了道門為什麼衰退的主因之一!
想起了地球道門初建時,天職重籙每代只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