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1 / 4)

小說:左道 作者:蝴蝶的出走

“是啊。我最初進去的時候,島上只有棵小草一樣的東西。後來再進去,變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樹冠差不多把島都蓋起來了。怎麼,難道你進去見到的情況不一樣?”

凌空越聽越是驚奇,感嘆道:“原來你生有慧根,雖然從來沒練過禪功,卻比我要強了百倍。”知道秦漠陽不明原委,細細說出了其中的原委。

禪宗第五代祖弘忍禪師在選衣缽傳人時,讓門下弟子各舉一偈語,以此作為判斷眾人修為的依據。弘忍的大弟子神秀是個極聰明的人,博通三藏經文。他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弘忍認為這一偈子雖然不錯,卻還沒體味到真諦。

惠能見了神秀的偈子,微微一笑,提偈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首偈子一比較,神秀著相而惠能無相,高下立判。惠能就此得了五祖的衣缽。

禪宗傳法時,講究頓悟,機鋒教化都是明心見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金剛伏魔心經》只著重於“開光”、“明相”、“證因”這前三個境界,後面三個境界“無相”、“度劫”和“金身”只是略有提及。

秦漠陽開始時以為這書是殘本,實際上後三個境界是靠修行者自己去頓悟的。“頓悟”說起來有些太玄,惠能有感於此,便製作了“菩提珠”,將無相參化於本相。

菩提珠須彌幻境中的那個孤島,隱喻地便是方寸靈臺,上有菩提樹。若心魔盛,則幻境中生出相剋制的方法,助修行者斬除心魔。菩提樹由小而大,由虛返實,便是踏入了“無相”

之境,這基本上是禪宗功法最難的一步。凌空在寺裡修煉了近二十年,離這個境界還差了很遠,所以在聽秦漠陽說“裡面一棵參天大樹”時才會那麼驚奇。

秦漠陽聽凌空講完,自己也很意外,但對於慧根之說卻不太信服,越發覺得所謂“無相”境界和“豐元”相當。不過這裡面還有個疑問,凌空說他自己只有“明相”修為,但其戰鬥力顯然遠不於此。這樣看來,道、佛兩門的各階境界又好像對不上了。難道凌空也是修行的怪胎?

秦漠陽笑了笑,說:“你剛才提到惠能,我倒聽過一個關於他的故事。據說他第一次拜見弘忍的時候,弘忍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惠能反問,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麼?”

凌空一怔,說:“你的意思是……”

“佛說普度眾生,人人都有佛性,這道理連我都知道。怎麼可能單單你沒有佛性呢?你師父的話,好好想想吧。”秦漠陽說著起了身,指著几上說,“這兩樣東西,你還是先留著吧。”

第二卷 龍抬頭 第067章 八方來客

京城絕大多數的商鋪初三都開始正常營業,理元堂也不例外。

劉偉那三人被安排在了儲運部門,開始了他們新的工作。梁曉雅也在同一天,進入理元堂位於玄武大街的店面,開始了她的勤工儉學活動。

她在解了毒之後,就有了外出務工掙生活費的念頭,秦漠陽趁機讓她去了理元堂。這樣可以讓她避開玄門中的事。

到了大年初五,天空放了晴。多日來的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開始融化,氣溫變得更低了。

下了拜貼的兩家人雖然沒說具體時間,但肯定不會像姜延和那樣半夜就守在門口。早上樑曉雅走了之後,秦漠陽等人還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一些準備。

這是秦漠陽第一次以先極宗主的身份接待高規格的玄門同道。婁聃嶽對此非常重視,將先極別院收拾一番,又讓秦漠陽換上了新做的青色長袍,就連凌風也給預備了一件。

秦漠陽第一次穿這種服飾,感覺有些彆扭。好在身上穿的不是道袍,而且正值年節,穿這衣服也算是應景。這樣一想,他的行動就自如多了。

三人拾掇好就在正廳坐了下來。秦漠陽看看左邊的凌空,坐得一本正經,右邊的老師兄婁聃嶽更是一臉凝重,笑著說:

“大過年的,別弄得這麼緊張。等打發了兩撥人,我請大家吃餃子。”

婁聃嶽聞言微微一笑,說:“那定然要吃東陽門外老何家的。”

凌空只是點了點頭,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秦漠陽這幾天裡留意了一下,凌空從昨晚開始,又開始練起了《金剛伏魔心經》,看來那天對他的“忽悠禪”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三人閒聊了一會,眼看快到十點,下了貼子的人卻是一個都不見。秦漠陽漸感不耐,說:“架子真大,難道他們想來了直接混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