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十足的喝道:“進來,有何要事?”
小將一撩簾,四目相對,郭子儀愣了會兒神。他平素很少和別的武將參合在一起,就怕惹得聖上避諱,也知羅玉寒是聖上一手提拔,故此較為看重。而他能再次得到聖上的重用,郭子儀心中明白,是雍王殿下向聖上做的擔保,原本他以為大皇子為了皇位之爭是在側面的籠絡於他,後來入朝,他才發現自己想多了,聖上對大皇子的寵信是其他皇子無法媲美的,雍王殿下應該是最有望登位的。據聞當初大皇子歸京便是羅將軍親自護送,一路上暗殺不斷,卻仍是被兩人攜手闖過,很多朝臣都在猜測兩人經了這一趟早已在暗中結盟。
“太尉大人!”羅玉寒面露尊重,抱拳行禮,“多有打擾!權因私事,沒想過要擾您清淨!”
“羅將軍無須多禮!”郭子儀有幾分含糊,將人請到營帳內,以為他是要說雍王一事。畢竟此趟平叛,競爭皇位最有利的人選之一九皇子極有可能趁機拉攏他,羅將軍所來之意,就頗有些玄機了。
郭子儀和僕骨懷恩的處境截然不同,他雖然飽受宦官魚朝恩的嫉妒和誣陷,也因讒言一度不得重用,但他在朝臣和百姓中聲評極好,滿朝公卿大臣都對他極為欽佩。又因他施恩於多人,甚至連安史叛將也很尊重他。
見郭子儀面露疑惑,羅玉寒自己先羞赧一笑,“太尉大人乃是下官自小心目中的英雄,可惜卻沒能拜入太尉大人麾下。”
郭子儀謹慎道:“同樣為聖上效力,羅將軍不必謙虛!有話不妨直言!”
羅玉寒哪裡知道郭子儀腦洞也開的有些大,在自己從小的偶像面前,難得的面色微紅,實話道:“下官是為了九皇子……“
“萬萬不可!”郭子儀驚叫著,羅玉寒那副面紅的模樣在他看來,如同剋制激動般,連忙好言相勸,“若是九皇子在軍中出了……任何事故,眾人必會懷疑雍王殿下,雍王殿下與我有知遇之恩不假,老臣也願意為咱們大唐疆土灑盡一腔熱血,唯獨此事,萬不可為!”
羅玉寒傻了眼,合著郭太尉以為他是為了雍王殿下與他合謀想要在途中殺害九皇子麼?他有些覺得好笑又敬佩不已,這世上怕是像郭太尉這般毫無私心、忠心愛國的棟樑之將少之又少。不說別人,連他都無法做到為了朝廷大公無私、國家安危遠比自己小家重要的大義。對於他來說,先是在羅家後宅的陰私下安然活下來,讓世人為了母親能有他這麼一個不依靠羅家而征戰沙場的兒子驕傲,之後便是報答聖上的知遇之恩。所以在官途中能走多遠他並不在意,同樣,也少了些忠君為國的純粹。
“您想多了!下官是為了私事!”羅玉寒不容郭子儀打斷,快速道:“是為了九皇子的隨行女醫,您倒是聽下官說完哪!這要是讓有心人知道,別到是將假話做了真,挑撥了雍王和九皇子的關係。”
郭子儀大感尷尬,不敢置信的反問,“雍王和九皇子的關係……”話音頓停,連忙解釋,“或許是一日趕路過於勞累,本官有些失智失言,還請羅將軍切莫在意!”
ps:應該是郭太尉,之前有寫錯的,已改!(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四章、家傳
人生七十古來稀,經郭太尉一言,羅玉寒方才想起他的年紀,不免越發敬重。平時郭太尉總是精神奕奕,為了朝廷東奔西跑不得安生,讓人忽略了他的真實歲數,好在聖上沒有徹底被魚朝恩矇蔽。
“羅將軍一腔熱血為國,本官自是欣慰,私生活方面本官也沒有立場多說什麼,但是你父親子信是本官從小看到大的,你爺爺和本官關係甚密,按輩分說你該喚本官為爺爺的,可惜你父親是個在家事上糊塗的,後來本官不常在帝都,斷了往來,也不好對他的生活指手畫腳。等到聽說你的經歷,你已成了聖上的左膀右臂,本官更是沒有道理對你指指點點。可是今兒個好不容易遇到了,本官不得不倚老賣老的說教幾句。羅將軍,禮記有言: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紅粉骷髏,百年過後無非白骨,你父親當初寵妾滅妻,鬧得你這個根紅苗正的嫡子為了生計竟是小小年紀便入了虎狼騎,當那先鋒之首,命喪敵營怕是連屍骨都收不回,你父親過於心狠,你竟是對自己也如此心狠,按說我乃為官為將,不該如此勸你,若是有可能這些危險之事應由我們這些不中用的老者換下你們這些未來的希望,世事無常總是難以從心……如今你為了女子又冒失的隨行一路,簡直有些荒唐了!”
許是人老話多,郭子儀見到舊時小輩的子嗣一時收不住,嚴厲卻真心的勸導起來。因為聽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