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經歷了七個世紀後,繼張騫和甘英再次到達亞洲西境並第一次留下可靠平實的記載,他的身份獨特,是杜佑的侄兒,是安史之亂中被大食(阿拉伯)人擒住的隨軍書記官,是一名戰俘,他名為杜環。直到公元762年,也就是今年杜環才得以回國,而他的經行記在後世早已亡佚,幸得通典中保留了片段。
杜環的足跡所到之處已經跟拂菻(東羅馬)極為接近了,裡面記錄了拂菻人顏色紅白,男子悉著素衣,婦人皆服珠錦,好飲酒,尚幹餅,每日一假不買賣不出納,唯飲酒謔浪終日。如實表明了那裡人膚色、衣著和習性等實際情況。
經行記更是翔實的記載了多國的地理環境、土產風俗、宗教娛樂等諸多方面,更是中國記錄******教最早的漢文典籍,當然還有襖教、基督教、佛教的情況。也是在那時,大量的被俘士兵中不乏有身懷絕技的金銀匠、畫匠、織工等,特別是將造紙術傳播了出去,取代了此前廣泛使用的埃及紙草、羊皮、樹皮等書寫載體,從而促使了西方文明的迅速發展。
武暖冬對失傳的經行記欽慕已久。
也就在今年的盛夏之際,一想到杜環結束遊歷生涯,在波斯灣搭乘大唐的商船在廣州登岸,回到了闊別的大唐,武暖冬就有種歷史偶像就在面前等著她去膜拜的衝動。
這也足以證明大唐的航海技術相對來說已算是成熟了。
想著航海這事,武暖冬給梁臻和程子境的回信裡不免就加上了清流給她寫的航海趣聞,算是開闊眼界,多聽多看,哪怕當個樂都是長知識的。
清流要是知道他用心討好自家姑娘而收集的趣事,轉身就讓姑娘勾搭漢子用了,也只能巴巴的當做沒這回事,趕明繼續怎麼讓武暖冬高興怎麼來!
不得不說,清流絕對是大唐第一好員工!
雖然梁臻在信件中沒有細談訂親一事,武暖冬仍是在給程子境的回信中稍許的透露了一些,好讓他放下某種依賴性的情感,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至於梁臻的事情,武暖冬倒不心急,一是她對梁臻還沒有到那種非君不嫁的感情,二是她想到了梁家給梁臻造成的阻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
武家跟帝都世家相比,底子薄、底蘊無,可以說樣樣不足,按照梁家那種家世,在梁家主母得到信的第一時間,就應該得到了武家的一手資料。
她甚至可以猜透資料所及的內容,無非是農戶出身、草莽會武、善生子、不允納妾,除了善生子是世家所求,其他的一切都不符合世家高大上的身份。
武暖冬不是自貶,而是信奉現實。
像是梁家這種皇商,走到商人的極致若想再往上走走,必然不能娶小門小戶或者同為商人之女,他們求娶的是官宦人家的女兒,有錢不行,還要有能守錢的勢。皇商名頭雖好,保不住來年後宮哪位妃子一不喜就換人去做了,但與官家結親那才是大大的便利。
武暖冬分析的極是,去過信後沒過多久,梁臻便再無訊息,而羅玉寒帶著精簡的隊伍也來到了武家。
望著悄然而至的一隊人馬,武暖冬數來數去不過十個人,看的她連連蹙眉。
說好的重視呢?說好的愧疚呢?十個人護送,死在路上連個報信的人都沒有。
因著對所謂的天家親情產生了懷疑,連帶著看羅玉寒也沒了什麼好臉色。
羅玉寒又怎會不知她的小心思,毫不在意的肆意一笑:“我的傻姑娘,兵不在多,貴在神速,又不是打仗比人數,我帶的自是良兵猛將,豈是宵小可敵!”
第一次,武暖冬在這個面容極為妖孽俊美、行事風流不羈的男子身上看到了征戰沙場的將軍氣勢,不怒而威,令人心願城府的拜倒在他金戈鐵馬之下。
ps:古代中國餐桌上主要靠花椒、胡椒、黃姜、茱萸和芥末提辣,胡椒尤為珍貴。(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八章、惦記
ps:昨天半夜剛下火車,太累了,睡得有些過,抱歉今天發晚了!
一隊人馬在武家休頓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便出發了。
與羅玉寒來時相同,離開時亦是靜悄悄的沒有驚動村中人。為了節省路途時間,武家隨行的幾人都選擇了騎馬。武春息則早一步到前方安排途中入住等事宜,並未同行。
這是三哥回宮前能肆無忌憚相處的最後時光了,武暖冬本想著一路好好的陪伴三哥,可是看三哥表面風輕雲淡,但一雙眸光似水的時時刻刻凝視著她,便什麼想法都沒了,渾身有些顫慄、心中更是很不對勁,好在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