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幾千DD、FF出來也許是可行的(視乎背景如何設定),但這跟那些生產汽車一樣每天幾百幾千艘下線,一場戰役中戰艦成千上萬堆到一起如同螞蟻的情況,依然是兩回事,是屬於兩種不同的戰場理念和武器設定思維,給讀者的觀感也完全不同,這個四木兄其實已經說得很明白。我也同意某程度上這可以被視為一種理性和感性的分別。
其實陸戰型(戰場上以萬為單位,齊射等等)的太空戰是否就一定‘非理性’,技術上一定不合理呢?我覺得這並非是絕對的。科幻創作有無數的可能性,如果能設定出一種自洽的社會結構和科技體系,而陸戰型太空戰在這個背景下是最可行、最有效的作戰方式,那麼這也完全可以成為充滿‘技術理性’的硬科幻。問題是,自創體系是非常困難的,多數科幻小說只是大量採用接近現實的社會和科技設定,而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會覺得海戰型比陸戰性更具備技術合理性,這是由已知的物理現象所推演出的太空感知、攻擊與防禦方式決定的。
可以肯定的說,即使完全不考慮人員、後勤、飛機和訓練,我國如今以及在可見的將來都不會具備每年造100艘航母的能力,美國也不具備,中美加到一起都不夠,哪怕只生產二戰水平的航母,也沒那麼多大型船臺和配件生產能力。更重要的是沒有必要,因為如果有那樣的資源,完全可以花得更合理些,比如研發更高質素,更有戰鬥力的裝備,建立更具效費比的軍隊。同樣道理,在接近現實人類的技術背景下,一支具有良好效費比的太空艦隊,恐怕不會是蝗蟲群那種形式的。
關於怒濤炮,我首先想起反物質,但算下來單純反物質湮滅的話似乎威力不夠,假設能湮滅一千噸物質(能儲存那麼多反物質已經非常變態了,不過正好解釋把成千上萬噸的炮彈以極高速射出去需要大量時間蓄能),也‘只有’兩億億噸左右的爆炸當量,也就是比普通一千萬噸級核彈頭多一百來倍的殺傷半徑,還是差了點。
既然如此不如隨便掰吧,比如每發炮彈其實是一個精密跳躍裝置,或者大炮本身是某種量子波形聚焦裝置,在目標處引爆或聚焦時會在一瞬間開啟通往某中子星、黑洞甚至類星體(!)的超空間通道,更確切地說是引發空間重疊,維持幾微秒就好,這樣輻射能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可以透過調整超空間另一頭的座標(選擇不同能量源)來改變爆炸型別(純電磁輻射?粒子衝擊?引力撕裂?),更改殺傷特性。這玩藝已經屬於超空間層次的武器,遠超希格拉或泰坦人現有的軍事技術,所以本圖西人搞技術封鎖也就合情合理了。
十里天 6…26 08:36
我認為庶子大體上是有道理的,但我不同意判斷的條件。從合乎邏輯的角度講,戰具是否規模化完全由技術是否封頂決定,不應由個人喜好決定。而戰場的規模會隨戰具的增加急速增大,但戰具分佈密度總是隨技術提高而減小的。因此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數個光月半徑的接觸面上發生大量戰鬥,只要這些戰鬥事件互相在光錐以外,就可以看作是一次戰役。這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蝗蟲群式戰鬥,而且對指揮藝術的要求更高。
我不同意的第二點是陸戰型和海戰型的稱呼。實際上陸戰也有精銳制勝的例子,如坦克首次實戰,十幾輛搞定幾萬步兵。我認為稱規模型和精銳型較為合理。
庶子
之所以說‘海戰型’在一般情況下比較合理,這並非由個人喜好所決定,而正正是由技術來決定的。比如說,假如沒有實時、高頻寬、可靠且普遍的超光速通訊科技,沒有可以容納極大量複雜作戰單位的戰場管理系統,戰艦本身沒有經濟而又靈活的超光速航行裝置(可供戰術機動),沒有大量裝備超遠端近光速/超光速的武器,那麼你所說的‘在數個光月半徑的接觸面上發生大量戰鬥’就很難進行了,除非你是指在不同時間裡一個大接觸面內發生的零星的互相獨立的戰役,但這又不屬於‘陸戰型’或者說‘規模型’了。
可見是否規模化,能有多大的規模化,確實是由技術決定的,問題在於,不是說技術停在某一階段規模就可以無限制增長,規模本身也是受到技術所侷限的。那麼如果技術沒有停滯,技術進步會否導致規模化?如果像上一個例子裡所舉的各種科技都有了,各種超空間、超光速技術已經玩得爐火純青了,那麼戰鬥恐怕又會是另一種形式了(相對於傳統科幻裡太空大戰那種光束四射的場面而言--無論是陸戰型還是海戰型),至於這種形式會不會是另一種以量為主的規模化戰鬥,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就看你的想象力能否弄出自恰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