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學院是什麼地方,誰都知道。裡面的學子除了少部分的贏氏宗族子弟外,其餘大多還是儒道墨法等大秦百家流派之人。
而百家流派去掉醫家、墨家、雜家、小說家等幾家不是很注重治國理政之道的流派,其餘如儒家、道家、法家、縱橫家等幾家,算是佔了大多數。
而挑選官吏,如此一來顯然也只能從這幾家中挑選!
那又該有多少原本是一介布衣的寒門學子一躍龍門而成為大秦的正式官吏?
“啟奏陛下,欲要派往各處之官吏是否定要從皇家學院中挑選?”
馮去疾畢竟老城一些,馬上就看明白如此行事的弊端,那些人可是大多都沒有任何一點經驗的年輕人,能夠擔得起這麼大的重擔嗎?
“不必!郡守一級之官吏,從朝中官吏中挑選賢良之士。其餘縣級官吏也可從朝堂之上遴選,然縣級官吏還是儘量以學院學子為主。”胡亥想了想道。
“老臣遵旨!”
似乎聽到殿下群臣的竊竊私語,胡亥繼續道:“此次遴選之官吏,首選之地為南越以及江南楚地。這乃四位愛卿首要之務,南越之地如何想必諸位愛卿心中已然有數。
此次遴選出的官吏,報備於龍衛府中,由龍衛府負責考核日常功績。以一年為期,能者上,弱者下。朕不擔心年輕,不擔心你出身是否高貴,朕只擔心無才之人混入!只要真有才能,考核之期一過,入朝又有何不可?諸位愛卿可是記下了?”
“臣等遵旨!”
如今大秦還有眾多的郡縣沒有官吏,從表面上看如今整個神州大地都是大秦的領土。始皇帝也已經劃分好了郡縣,但是在一**的六國叛亂中,其實到如今很多的郡縣基本上已經是十室九空。
不用說郡守、縣令這些負責管理、實行朝廷統治的官吏了,百姓都真正的沒有多少。譬如陳郡、碭郡、遼東、遼西、雁門等等十數個郡縣。
光是佔領了土地,卻沒有實行有效的統治和治理,就等於沒有佔領一樣。這一點胡亥早就在考慮。
而南越和江南楚地平定之後,如此眾多的郡縣又將是要進行一番大的清洗。投誠的官吏也許開始不用更換,但是到後面為了保險起見都是要從朝廷中派遣官吏進行有效的管理。
畢竟,官吏的問題可是影響到朝廷政令的實施,更是會影響到胡亥在平定天下之後一系列大的方針和政策的展開。
這是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只能先未雨綢繆進行準備。
任用儒家、道家、法家等流派之人為官,自然會有隱患,但是在前期也只能如此。派往各處的官吏,需要的太多,而僅僅靠從中央朝廷中抽調,那麼必然會影響到朝中諸事的運轉。更為主要的是,如果都是從朝中抽調,外放為官的官員,必然會帶有朝中派系的印記,這些都是隱患。
學院中的學生,雖然年輕,雖然是出身在各個流派而且還沒有多少經驗,但是也正是因為他們年輕,他們出身貧寒,才更有可塑性。
真的成長起來,反而要比朝中抽調的官員更為可靠和放心。
更何況,皇家學院只是胡亥手中的一個工具而已,稱之為染缸的工具。百家流派在胡亥的心中,在不久的將來必然不會在存在,他們只能慢慢的按照胡亥的意願慢慢的在這染缸中取長補短,慢慢的融合,為胡亥培養他想要的人才!(未完待續)
………【第兩百九十一章 貞婦巴清】………
在咸陽宮正殿正在舉行胡亥離京前最後的一場朝會的時候,虞子期和白沙、荊沿三人卻是贏一的親自帶領下到了一個四面環山之地。
白沙和荊沿兩人算是虞子期在灞上大營訓練的那半個多月唯一的收穫了。
白沙,隴西人士。因在咸陽偷盜而被廷尉府羈押在咸陽牢獄中,當然白沙出身在隴西的一個軍人世家中,雖然沒有大官,但是父親、祖父、祖祖父都曾經是隴西軍的一員。
後來隴西軍因為李信滅楚之戰而被項梁的父親項燕一戰給打的損兵折將,只剩下了最後的數萬殘兵敗將狼狽逃回武關,回到關中。
也正是因為李信的這一敗,讓原本同蒙恬聲名相差無幾的李信徹底的失去了始皇帝的寵信,漸漸消失在大秦的軍方高層,最終值得依靠往日的軍功而充任隴西將軍一職。
隴西軍也正是因為李信的這一敗,而從能夠同九原軍比肩的大秦精銳之軍,從此一蹶不振淪落為只能鎮守隴西一郡的邊軍,十餘年沒有補充任何兵源,始終維持在十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