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我是秦二世 作者:江暖

態與舊的民間藝術異曲同工,或刻意貶損,或無意塗抹,悠悠歲月中竟是眾口鑠金,中國文明正源的萬丈光焰竟然離奇的變形了。 這是中國歷史的悲劇,也是中國文明的悲劇――一個富有正義感與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偉大帝國硬生生劃入異類而生猛撻伐! 當許多人在西方文明面前底氣不足時,當我們的民族文明被各種因素稀釋攪和得亂七八糟時,我們淡忘了大秦帝國,淡忘了那個偉大的時代,淡忘了向巨大的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盤”的再生動力。 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帝國,但卻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一些雜談;以史為鏡。求收藏點選推薦,要給力呀。)

………【第二十一章 餘波】………

(上一章廢話有點多,偶然看到了這些,所以就無恥的引用了部分,見諒則個!釣魚島是中國的!) 百家的代表人物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決定再看看形勢的變化從長計議。 此次商議明顯不會再有什麼結果,綠袍人顯然是此地的主人,在他的引領下廳中的眾人就陸續散去。 紅鼻子老頭卻並沒有同其他人一樣離開,而是揹著雙手不停的在大廳中游走,愁眉不展。 不一會,綠袍老者送完眾人回到大廳見紅鼻子老頭抑鬱不樂安慰道:“文通君不必擔憂,秦之暴政已失民心,今亂象既起,六國遺族定不會放過這大好時機。我等只需順勢而為即可。” 文通君,即孔鮒,儒家創始人聖人孔子第九代孫。戰國末期,百家爭鳴,儒家學派以仁與禮為主的思想理念顯然跟戰國末期所形成的大爭之世的總體趨勢是相悖的。 自然而然,在戰國末期近百年的時間中,儒家學派是備受冷落。 在秦統一後,秦帝國一旦能敬儒而用,則無疑是海納百川的最好證明。 於是儒家這個近百年幾為天下遺忘的曾經的顯學流派,被始皇帝嬴政的詔書隆重而顯赫地推上了帝國政壇。 而孔鮒作為孔聖人的嫡系第九代孫當時的儒家學派領袖,也被始皇帝嬴政任命為堪比舊時諸侯的高爵——文通君,官拜少傅,統領天下文學之士。 秦及其之後的兩漢,所謂文學之士,是諸般治學流派的泛稱;統領文學之士,便是事實上的天下學派領袖。 然後後世的事實證明,這是一件極具諷刺意義的事情。 大秦帝國在歷史上第一個將備受冷落的儒家學派推上了學派領袖的位置,然而這個學派卻沒有投桃報李,反而舊病復發一意孤行,主張堅持商周時候的分封制,堅持以諸侯分封而治天下,主張復辟。 始皇帝嬴政大怒之下治罪於孔鮒,而孔鮒則提前匆匆逃走,並帶著所有儒家學派計程車子躲過了始皇帝的搜捕。 嬴政一怒之下,憤掘聖人孔子之墓,這不得不說就是“焚書坑儒”的前因了。 孔鮒聽到綠袍老者的安慰只能無奈的點點頭道:“謝了凡兄提醒。子輿明白。” 綠袍老者顯然是大秦的官員,秦朝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則只能穿白袍。 了凡即墨家學派自墨子後的代表田鳩的第七代孫,田仁,字了凡,現任墨家流派的領袖。秦朝有博士議政制度,又分十二大博士,七十二博士。而田仁身為墨家學派的領袖是十二大博士中的一個。 孔鮒之所以如今愁眉不展自然是因為自“焚書坑儒”之後,整個大秦已經沒有儒家學派的立足之地,儒家學派如今只能隱入暗中傳學,一日不能推翻大秦,儒家學派自然一日不能出頭。 這對曾經身為諸家學派領袖的儒家學派來說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顯然墨家學派的思想是從儒家分出來的,只不過經過墨子重新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幟。 雖然戰國末期百家爭鳴時,墨家和儒家同樣相互批判,但是秦統一後,作為有香火之情的墨家和儒家,自然而然的成為聯盟。 所以在儒家獲罪之後,墨家學派一直在暗中照拂。 田仁對大事不可為同樣是滿心沮喪,所以就沒有更多的規勸孔鮒,兩人心有萋萋之下,誰都不想多說,無奈各自散去休息。 ………………… 燈火通明的丞相府。 巨大的前廳同樣點滿巨燭,亮如白晝。人影幢幢,坐滿了身著各色袍服的大大小小的官員。 秦朝時期,並沒有科舉制度,所以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透過丞相舉薦之後皇帝任命來獲得官職,權利相對來說集中與丞相,而丞相是由皇帝來任免,這樣又變相的集中了皇權。 大廳所坐的官員大部分都是丞相李斯一系的朝官,秦朝並沒有後世皇朝所謂的黨爭和派系,但是因為受丞相所舉薦自然而然這些官員會傾向於丞相。 丞相李斯高坐上首,而在他右邊則是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滿臉皺紋,但是雙目炯炯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