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3 / 4)

小說:滇味文化 作者:做男人挺好的

在山門前有一個石砌的平臺,在這裡可以遠眺杞麓湖風光。進入寺院後,其正中為“秀山古柏閣”,其名為書法家許弘勳所書,還懸有書法家闞幀兆寫的“千峰翠”匾額。閣有圓門,面北而開,高瞻遠望,使人胸懷為之一爽。兩側有許弘勳題寫的楹聯:“湖空山氣靜,閣回樹光寒”。秀山古柏閣的建築十分穩固,在樓底遍佈很多石柱,建築又是由粗壯的斗拱所支撐,所以歷經多次地震依然儲存完好。湧金寺內最為人稱許的是宋朝古柏和元朝香杉,古柏虯枝蒼勁,樹幹十分粗壯,需四五人才能合抱。據說院內的六棵香杉,是元代僧人鐵牛手植,距今已600多年了。

八、大理感通寺

感通寺一角

感通寺建造於點蒼山聖應峰南麓,又名蕩山寺,相傳是南詔初年高僧李成眉所建。當年李成眉雲遊到此,見這裡的風水很好,於是把手中的木禪杖插在地上說,這裡要適合建寺,禪杖則成活為樹。果真禪杖就地生根,後來他就築臺保護這棵樹,並著手修建寺宇。該寺在元朝的時候進行了擴建,在明朝時達到鼎盛時期,當時該寺的無極大師,率弟子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入京朝見,為皇上獻上一株山茶、一匹龍馬和詩賦幾篇。在他上殿面君的那天,突然馬嘶叫不斷,茶花開放,群臣認為這是祥瑞的徵兆,明太祖朱元璋大喜,給他賜饌、賜衣、賜號,並敕遊諸名剎,並敕令他在聖應峰建造大雲殿,創立三十六院,並主持大理的佛教。

無極在回雲南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作詩餞行,並且命翰林學士、京都名僧為他送行。無極回大理,開始拓修寺院。第二年,皇帝又命雲南布政使前來慰勞,並轉達皇帝的關注之意。由此,感通寺聲名顯赫,寺前還立下了十八塊御製詩碑,御製龍章。明代中期,才華橫溢的文人楊慎和李元陽常來感通寺的班山樓,在這裡著書賦詩。後來,李元陽改班山樓為寫韻樓,親題寫韻樓三個大字。楊慎在住寺期間,聽到寺僧頌讀《六書》中音韻出現了很多錯誤,就校注《六書》音韻,供寺僧學習。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楊慎,就在寫韻樓裡懸掛他的畫像,並鐫刻了《楊慎杖履圖》及其名作《垂柳篇》。

在明末清初,詩僧擔當重修寫韻樓,並從雞足山來此寺院定居。當時擔當已75歲,但是他的反清復明之志始終沒有改變。他十分崇敬楊慎的品格,連續作了《寫韻樓歌》、《吊楊升庵太史》等詩篇。擔當原名唐泰,是楊慎門下七學士之一唐琦的孫子。他早年曾參與反清活動,後來出家為僧。擔當文才高雅,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滇西,於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在感通寺圓寂。其墓建於寺後的佛頂峰下,高4米,直徑約3米,為窣堵波式的一石塔。現在,寺院內還存有擔當手書“一笑皆春”四字和讚譽感通寺的多首詩聯。

盛通寺山門坐南朝北,左山門上刻有“*常轉”四字,右山門上刻有“佛日增輝”四字。山門左右,各有兩尊丈二高的金身護法神,其面目猙獰,氣勢威嚴。進山門後走數十步,右轉上石階,就進入了感通寺正院。正院有十丈見方,院內有4個花臺,在院西的高臺上就是大雄寶殿,即原先的大雲堂。大殿前的左廊裡,有一個重達500公斤的銅鐘;右廊有一個直徑5尺的大鼓。大殿前的硃紅臺柱上,有一對聯:“古剎何奇,狀元寫韻,才子參禪,總督題壁,霞客記遊,名士名僧名官名流登臨覽勝;班山獨秀,龍女獻花,無極觀帝,波羅正果,悲鴻好馬,有文有賦有詩有畫薈萃雲堂”。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雲南寺廟(7)

大殿內正中,供有1�8丈高的金身釋迦牟尼佛祖。佛祖的左側,是丈六高的金身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兩側是八尺高的金身木吒和善財童子,她的左側是丈六高的金身迦蘭菩薩。佛祖右側,是丈六高的金身地藏王菩薩和達摩祖師。大雄寶殿的前右側原為班山樓,後改為“寫韻樓”,現為籤文房。前左側樓是一處花園和僧舍,花園裡有花木翠竹眾多。緊挨僧社會的是客房,客房前臺柱上有擔當和尚作的對聯:“百尺高樓千古勝,萬里江山一擔當”。客房後是廚房,從這裡出去後,有小路通山後。山上有擔當墓,墓銘錄是擔當辭世時所說的佛偈:“天也破,土也破,認作擔當便錯過,舌頭已斷誰敢坐。”距感通寺後半裡處,在一個曲徑通幽的地方,有一個小寺名為寂照庵。

九、大理三塔寺

大理三塔寺是三塔和崇聖寺的總稱,位於大理城北約1公里處,其前有洱海,後有蒼山。它是唐宋時期南詔和大理國的皇家寺院,規摸十分龐大,建築輝煌,有“佛都”之譽。古人曾寫詩稱讚:“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