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已經是第九天了,若是沒有皇太子新創的餵食之法,康熙這會兒說不定已經駕崩了。
一眾大臣皆是飽讀經書,熟讀史書的飽學之士,歷朝歷代圍繞著皇權爭奪上演了一幕幕殘酷無情、爾虞我詐甚至是血流成河的場景,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可這位皇太子倒好。居然想方設法的救康熙,有如此仁厚孝悌的皇太子,實是大清之福。
忠於康熙的王掞、富寧安,八黨的蕭永藻、馬齊對胤禎都不由多了份敬服,同時也暗暗感激康熙,給他們挑了這麼一位才幹出眾,品行高潔的主子。
東配院後面的一排太監住的小房間裡,方苞正潑墨揮毫。他很清楚十四爺的想法,如此做既可博取孝悌名聲,又可消除禁絕可能出現的流言蜚語,而且即便是有這法子,康熙也不一定能夠清醒,若是康熙最終還是不治駕崩,他以皇太子身份繼承大統,那就是名正言順、光明正大之極,無人敢有半分置疑。
若是康熙清醒過來。十四爺也是大功一件,康熙對他會更為信任,連著兩次中風。又是長時間昏迷的康熙,即便是能夠清醒,怕也是去日無多,嚴重偏癱,能否說話都還在兩可之間,根本就不可能重掌大權。
皇太子此舉可謂是收盡人心,而且不擔絲毫風險,方苞筆下的文章便是為京報撰文,題目就是孝治天下。當然是為胤禎吹噓,博取天下的官心士心民心。
京城裡,各大小茶樓、酒肆、會館也都在紛紛議論著皇太子的創舉,讚揚皇太子的孝悌,而最熱鬧的卻要數前門大柵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