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養尊處優,尊榮體面,乃是有功於社稷,我大清歷來厚待功臣,豈能將旗人與低賤的工匠等同視之?如此,朝廷臉面何在?旗人亦是顏面掃地!再說,旗人務工,必然荒廢騎射,這不合祖制,一旦有戰事,兵從何來?”
胤禎冷冷的掃了幾人一眼,心裡卻是暗忖,不知是因為事前沒有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在此藉機訐難,還是他們本身就堅決反對此事?若用康熙來壓他們,倒是讓人小瞧了去,也擔心他們有牴觸情緒,暗中扇煽風點火,最好還是打消他們的顧慮。
微一沉吟,胤禎便侃侃說道:“旗人入軍工作坊務工,不侵害士紳利益,不與農民爭利,於商人更有是有利無害,何來混亂?即便有人乘機挑撥,也難成氣候。
海軍從建立到現在,不僅沒花一文國帑,反而還給朝廷賺了七千萬兩白銀、增加了南洋、澳洲三省之地,並且還負擔了沿海廣東、福建等幾個水師數萬人的兵餉開支,這幾年朝廷的歲入逐年增加,國庫的庫銀子亦是穩步上漲,本宮真不知道你們的擔心從何而來?
海軍、禁衛新軍的擴招,軍工作坊的開支,仍將循例,不會從朝廷正項裡支出。這一點,諸位無須杞人憂天。
至於說旗人務工,荒廢騎射,純屬不明下情。一則。軍工作坊不可能安置數十萬人,本宮目前只能盡力保證一戶能有一個子弟入作坊,以緩解旗人生計,其餘子弟並不受影響。二則,習練騎射開支不菲,旗人眼下生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