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眼眶一紅,哽咽著道:“皇阿瑪,兒臣不孝。”
康熙勉強露出一絲笑容,緩緩的道:“你很好,沒讓朕失望。”停了片刻。他才接著道:“天有不測風雲,大清也不能總是逃不脫爭儲的厄運。秘密立儲,就留給你去完善。”
猛然一聽這話,胤禎不由一怔,康熙這是要立他為太子?他心裡登時就一陣狂喜,康熙此時身體虛弱,他也懶得去玩那套謙遜辭讓的過場,立刻穩重的磕了個頭道:“兒臣胤禎,謝皇阿瑪恩典,兒臣定然不負皇阿瑪的教導,兢兢業業,使大清國泰民安,繁榮昌盛。”
康熙微微頜首,略微停頓,才說道:“朕雖已清醒,但右側已無知覺,你要負起監國之責。”
胤禎心裡一驚,康熙果然是偏癱了,他忙道:“皇阿瑪,兒臣這幾日多方打聽,據說藏族的郎中多對中風深有研究,兒臣已三日前就已譴人快馬前往拉薩,皇阿瑪無須擔憂,偏癱之症完全可以恢復。”
偏癱之症可以恢復,康熙是很清楚的,聽的胤禎這番話,他仍然是大感欣慰,大病初癒,他精力差了很多,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頓覺疲累不堪,休息了片刻,他才道:“著李德全去叫他們進來。”
“兒臣尊旨。”胤禎起身張望了一下,見李德全遠遠的站在門口,便伸手示意叫人,立刻,嵩祝、富寧安、雅爾江阿、伊德、富爾丹幾人便魚貫而入。
一見這情形,胤禎便知這立太子的旨意早就擬好了,這是要當眾宣讀了,果然,一眾人進來請安之後,康熙便虛弱的道:“李德全,宣旨。”
“喳。”李德全躬身自御案上取過一軸聖旨,展開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萬方,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僵之休,朕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託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
皇十四子胤禎,品行端肅,器量宏偉,才德兼備、寬惠待人,至孝至誠,深肖朕躬,堪承大統,著冊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暫行監國。欽此。”
胤禎急忙磕頭謝恩,道:“兒臣胤禎領旨謝恩。”而後雙手接過聖旨,站起身來。
嵩祝、富寧安、雅爾江阿、伊德、富爾丹等人立刻便轉身向胤禎行二跪六叩首大禮,胤禎強行壓住心裡的狂喜,他實在是沒想到,今日進暢春園,原本是抱著借康熙的名頭嚇唬老八他們的,滿想到到一進園,竟然就被冊立做了太子。
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了這個身份,老八、老九、老十他們將徹底的死心,老四、老三再敢玩陰的,必然要毫不留情的打擊。
康熙的偏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復,中風之後,他的身體定然是大不如前,能否再活十年,實在是難說,不過,康熙的威信實在是太高了,這幾年,還得小心謹慎一些,若是再步老二的後塵,可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想到這裡,胤禎轉身在康熙面前跪下道:“皇阿瑪,我朝對皇太子儀注多有僭越之處,兒臣懇請皇阿瑪予以適當削減。”
見胤禎神情肅然,語氣沉穩,在受封皇太子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請削減皇太子儀注,康熙不由大為欣慰,老十四在通州夜談就提及過此事,此時,又舊事重提,看來是出自真心,他能如此自持,必然不會再現與胤礽的矛盾。
略微沉吟,康熙便頜首道:“此事,你與李光地先行商議。”
“兒臣尊旨。”胤禎忙躬身回道。
康熙又道:“皇太子冊封大典,朕已命人去選黃道吉日,定下之後,再通知你。”
對這些個虛的,胤禎是真不重視,不過,歷來對皇太子的冊立,都是朝廷的一大盛事,他現在身為儲君,在禮儀上,卻是不敢再馬虎,,但眼下忙的一塌糊塗,他實在不想分心,因此,他便躬身回道:“皇阿瑪,能否等皇阿瑪身子大好之後,再行冊封大典?”
康熙聽的微微一笑,道:“朕也想親自參加你的冊封大典,那就緩緩吧,先詔告天下,以穩民心。”
………【第476章 兄弟歸心】………
不舉行冊封大典就詔告天下,這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前面胤礽兩立太子可都是隆重之極,上書房大臣嵩祝微微楞了一下,便反應過來,康熙兩度昏迷,雖然清醒,卻仍是擔心再有不測,所以才倉促立儲,以固國本,聖旨中的深肖朕躬,堪承大統,等語,便隱隱有傳位詔書的意思。
皇太子儀注有不少地方皆有僭越之嫌,康熙對此亦是頗有微辭的,卻來不及修改,便又匆匆立儲,可見其倉促,亦可知康熙在發病之前,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