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剝掉了。後來這支隊伍來了之後,再也沒有兵什麼的來盤剝自己,連街上的一些地痞流氓這幾天也慢慢抓了起來,並鼓勵他們開展工商業。
買賣的環境與平時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秩序好了,生意自然也就越來越好,溫得寶家裡破天荒的有了幾個銅板的存款。眼看著生活會越來越好,他也打從心裡感激這支隊伍。因此,在發現了李錦江這個可疑人物後,他立馬想到了要檢舉揭發。
雖然,溫得寶讓李錦江觀看公審的計劃泡了湯,但李錦江從這裡也瞭解到了根據地建設的一些現狀,李錦江對他倒沒有什麼怨憤之心。現在,李錦江終於知道,自己的破綻原來是鞋。
衣服“借”了有,但鞋李錦江可忘了“借”。一身30年代的工人打扮,腳下卻是一雙高檔皮鞋!一雙30年代一般人家家裡絕對見不到的高檔皮鞋。還是軍用高檔皮鞋呢!李錦江不禁自嘲道。這樣的一個“工人”,別人看到了不起疑心就怪了。
看來自己以後要出來“微服私訪”,至少也要到田間地頭、廠房礦區參加過一段時間的勞動,把自己那些21世紀的氣質磨掉了才行。那麼,今後就應該考慮到一些小店鋪去打打工,體驗一下生活了。李錦江在心中默默的盤算著今後的大計。
上位者如果不瞭解下面的情況,光憑手下的反映,很容易作出錯誤的結論,從而下達錯誤的命令,導致國家的重大損失!這點,李錦江深有體會,以前的50、60年代的大生產、合作社,70年代的文化革命,都是一本真實的教科書,作為一名擁有了21世紀學識的人,李錦江不想再犯這種錯誤。
而要能夠親身去接觸瞭解,恐怕就只能是在不驚動地方的情況下,悄悄到基層去了解,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千萬不能戀戰以至於走漏風聲。一邊構思著今後如何偷偷摸摸,李錦江一邊緩緩的走下農村,他要親自看一看現在農村與部隊之間的情況。
一路上,李錦江順利的走過了幾個村子,順便解了他的疑惑:李錦江和張衛不喜歡形式主義,對撐紅旗、掛牌子等形式性的東西不怎麼重視,於是下面的人有樣學樣,各村的工作組都成立了民兵、兒童團等基層組織後,都沒有搞什麼掛牌子、開門面的東西。
這樣就導致了,除了本村的人外,沒有幾個人知道哪些人是民兵隊,哪兒又是民兵隊的辦事處。即使本村的,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民兵隊在哪兒的。人一旦到了外村,就別想找得到什麼地方報告。平時還好,畢竟有兒童團的小傢伙們,他們拿著一杆紅纓槍,似模似樣的守在村頭路口,看到什麼懷疑是奸細的人,立即就可以找到人來抓。
這天,卻正好軍營邊這個鄉一帶的人都來看公審了,小孩子也都跟著大人來縣城看熱鬧了。一路上都沒有那些小傢伙站崗放哨,戰士們警戒的時候,往往又喜歡躲在暗處進行默默的監視,外村的當然就沒法找到本村的民兵隊等地方報告了。
一路過來,有一些村子裡也有人對他產生了懷疑,但是報告上去後,卻沒有意料中戰士出來抓他的行動,只見戰士們和他點了點頭就放了過去。甚至,在一個村子裡,一位被李錦江定性為“神經大條”的,機關出身的工作組組員,他甚至還對著李錦江敬了個禮。
這讓一個村子的老老少少都明白了,這個人不是奸細,而是這支隊伍的首長。於是,李錦江立即得到了一些他根本就不想要的東西:摻了玉米粉沒有加糖的饅頭、用鍋頭燒開的,有著一股李錦江已經完全吃不慣的味道的開水、雞蛋——而且是沒有煮熟的雞蛋……
這讓李錦江明白了部隊在老百姓當中受歡迎的程度,但是,也讓李錦江感慨起來,自己已經無法忍受那種艱苦的生活了!
而後,李錦江想到了一個問題。和自己一樣來自於2012年的戰士們,是不是也一樣吃不慣這些東西,搞起了特殊化,最後失去了群眾的信任,導致部隊無法在農村立住腳跟呢?
帶著這個疑問,李錦江又轉了幾個村子,而後他發現,部隊並沒有自己擔心的這種現象。就像自己和張衛在“太行整風”中要求的那樣,戰士們平時除了發動群眾、開會、佈置工作、進行民兵訓練、訓練兒童團等之外,還義務的到一些人家去幫忙。
這樣,每天忙得累很,身體根本就不會對糧食產生過大的挑揀。就連李錦江自己,跑了一個上午,口渴得要命的之後,哪裡還會管他什麼鍋裡燒出來的開水,哪裡又會管他有什麼樣的異味,一仰脖子就喝個精光;肚子餓的時候,往工作組戰士的桌上一擠,那些饅頭放沒有放糖,菜是不是味道欠了一點,哪裡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