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動輒上百人,婚慶公司非常有經驗。”
同樣都要面對甲方/導演各種含湖不清的需求。有時候一個材質,一種質感不滿意,就立馬叫人換掉重來。“有時候對方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卻必須要你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桉。”
都要時刻準備收拾狀況百出的現場,遲到缺席、醉酒鬧事、中途反悔、臨時加價、舞臺坍塌、打架進看守所……“婚禮和片場一樣,什麼都可能發生。”
更重要的一點是,搞婚慶的這些人在拿到預算之後,明白該怎麼花,“給我們幾萬塊,我們可以弄得很價效比;給我們幾百萬,我們也有渠道把這些錢都花在刀刃上,因為掙的是策劃費,所以基本不吃回扣——其他公司不知道,我們工室是絕對不吃的。”
劉禮豪簡直都快把自己說服了。
“你這樣一說,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主持人、臺下觀眾和另外兩個嘉賓,更是覺得謝勁竹非常厲害,真是老謀深算,轉行開婚慶,看似脫離了圈子,實際上卻在韜光養晦,等到機會來臨之際,立馬就能東山再起!
劉禮豪要不是對謝勁竹的智商有信心,他幾乎也要以為這是一盤大棋。
其實並不是。
以上那些說辭,都是他當初用來扇動關琛的,好讓關琛心甘情願帶著一幫廢物去拍電影。
錢經理為工室的最後一道防線、唯一認真工的人,理所當然地持反對意見,對計劃百般勸阻。只可惜,一如既往地沒有用。劉禮豪為關琛的貼身走狗,一天當中最重要的工,就是盯著網路,防止有人把百科詞條裡關琛的身高體重亂改,然後在網上用小號到處散播關琛的好人好事事蹟;第二重要的工,就是在錢經理每次來找關琛的時候,通知對方關琛沒空——哪怕當時關琛就在三米遠的地方無所事事吃著雪糕,或與螞蟻玩耍。
當關琛拿著一本捲成海帶的《手把手教你拍電影》,按照上面的目錄逐個去街上抓壯丁的時候,劉禮豪就知道自己的計劃走上正軌了。
化妝師是理髮店的高階設計師,造型師是裁縫店新來的學徒,攝影師和燈光師來自街尾的影樓,美術總監則是隔壁街上書畫店的老闆,只因當時好奇過來看了一眼熱鬧,就被路過的關琛納入囊中……由這樣一群人組成的團隊,說是劇組,不如說是居委會。如果這樣都能拍出及格分的電影,那簡直是對所有制片公司和電影院校的巨大嘲諷。
即便其中有哪怕一絲絲靠譜的可能性,也被他劉禮豪幸不辱命地掐掉了。
比方說,當時導演的人選,關琛原本預定的是一個叫霍利的外國人。劉禮豪查過對方履歷,雖然對方待業多年,但有過獲獎的品,還沒畢業就已經拍出很厲害的品,搞不好還有帶著烏合之眾力挽狂瀾的能力。這還得了?此子斷不能留。所以劉禮豪最後以“把霍利叫來是大材小用”說服了關琛,去電影學校找了兩個成績普通、人緣可憐、默默無聞的大學生,來充當導演編劇音效和剪輯。
“那關琛呢?他會在短片裡出演嗎?”
男主持好奇說:“如果關琛也出鏡表演的話,那最後無論拍成什麼樣,我想會有很多客人願意購買這個服務。”
女主持興奮地說,如果關琛出演,她立刻就去買這個短片服務,然後讓關琛演一個搶婚的角色。
對於這種能給工室增加營收的好點子,劉禮豪迅速予以扼殺:“關琛他不會出演的,他是製片人。”
“製片人。”
男主持點點頭,問在場的另一個職業是副導演的嘉賓,“製片人是個什麼工?”
副導演嘉賓說:“投資人是出錢的,導演是用錢的,而製片人為二者的橋樑,平衡藝術和商業,核心工是管錢。既要用錢拉住導演不要飛,確保預算沒有超支,又要在超支之後去投資人那裡弄來跟多的預算,為導演爭取更多的創空間。”
副導演補充說,其實劇組裡涉及到創之外的一切問題,都歸製片人管,所以要當好製片人,其實很不容易。“我待過的幾個片場,凡是有關係戶想進來,都會先給個製片助理的職位,這崗位的職能範圍是劇組的方方面面,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非常鍛鍊人。”
男主持轉頭問劉禮豪:“關琛當製片你覺得合格嗎?”
劉禮豪不出任何人預料地狠狠答道:“完美!”
女主持好笑地說:“我發現你這個人真是老油條,一秒鐘都不帶猶豫的。”
劉禮豪一臉茫然,彷彿聽不出對方的含沙射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