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今年多大?”秦王稷問。
“今年四歲。”
“四歲的娃娃,就會提筆寫字了?”
饒是秦王,也不禁訝然:“倒是個聰明娃子。”
說完他又看了一眼手中帛書,眼底隱隱有欣賞之意:“寫的還是我秦的籀文。年紀輕輕,有膽識、又聰慧,他為秦質趙,於國有功,當賞。”
秦王喚來宦官,當著嬴子楚的面出言吩咐。
“趙國北地嚴寒,給政兒送些吃穿用度過去。還有,可不能讓我秦宗親的孩子,在外地受人欺凌。就讓……蒙驁派自己的親信過去,為政兒作護衛。”
蒙驁本為齊國人,如今是秦國上卿。讓上卿派護衛過去,足以可見這封書信是真心討了秦王歡喜。
嬴子楚倍感榮幸,又雀躍不已,他再次行了揖禮:“謝祖父!”
這樣的收穫,連嬴子楚自己都沒想到!
趙國那邊送了政兒的書信過來,嬴子楚內心那叫一個忐忑:秦王有二十多個孫子,至於重孫更是數都數不過來,一封政兒的家信,能有什麼用處?
他本不想送給秦王,但不韋先生卻認定孟隗夫人不會貿然行事,嬴子楚想了想,也決定冒這個險。
未曾料到,一封簡單家信,竟然讓秦王如此高興。
讓蒙驁派護衛,這是不是證明,今後阿媯與政兒在趙國就不用提心吊膽了?
嬴子楚越想越高興。
待他歡歡喜喜地行禮離開,侍人謹慎把燒酒、家信收起來,又小聲嘀咕道:“王上,既然喜歡政公子,不如就讓政公子回來唄?小公子在外總不比在家好。”
秦王稷不置可否:“你這覺悟,還不如個四歲娃娃。”
侍人:“老奴不懂。”
“你當子楚不心疼兒子,不想讓公子政回國麼?”秦王稷說:“他是曉得,自己的親兒子一日不歸秦,秦人就多虧欠他一分。”
秦王雖年邁,但腦子一直很清醒。
“至於公子政,他為何不在信中寫想回來,偏說要等我滅趙國之後接他回家?因為他也曉得,在咸陽遍地都是贏姓公子,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可在趙國,他吃的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