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土地各種名族混居,用中原人的話講就是頑固不化,而且風俗習慣,甚至是氣候都與其他地方大大不同,一直以來,那邊的土司都比朝廷派過去的人更有話語權。朝廷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只要不是叛亂大事,也沒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沒看見北疆那邊還亂著嗎。
而這一次,卻是以前的南中知府死了,是的,這位在南中憋憋屈屈待了不少年的知府,無聲無息的就死了,等訊息傳到京城,已經是幾個月之後,估計這位知府的屍首都已經腐爛,無法得知真正的死因。
無論朝廷對這位知府的死亡有多少的疑惑,但那邊傳來的訊息,眾口一詞都說這位知府去了南邊一直水土不服,長年以來病痛產生,撐了許多年終於撐不住去了。皇帝就算是有所懷疑,擋不住沒有證據,也實在沒辦法拿那邊的土司怎麼辦,人家還是土皇帝呢。
若這時候朝中有餘力,皇帝就不會輕飄飄的放過這件事,但偏偏北疆剛剛安穩,卻正好遇到諸位之爭正好激烈,自然也分不出多少手來。
皇帝長嘆一聲,到底是沒有繼續深究,只是這下一任的南中知府又成了問題。
都說清翰林富知府,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知府是個十分有油水的地方,下放下去當一個知府的話,那也是十分槍手的職位,一般人想要當上還不容易。只是南中卻不同,這地方自古以來,那是被流放的地方,多少人直接死在了水土不服上。
邕州兩岸水土尤惡,一歲無時無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黃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月曰黃茅瘴,土人以黃茅瘴尤毒。
這說的就是南中當地的瘴氣,就算是到了現代,瘴氣這東西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應對方式,更別說在各種科技落後的古代了。
雖然南中知府,所處的位置並不十分偏遠,還算是安全,但算上這剛剛死的這一位,已經有三位南中知府直接一命呼嗚,要說其中沒有什麼蹊蹺,連三歲孩子都不會相信。
第一位知府在去的路上直接水土不服死了,第二位倒是好了一些,但到了那邊也病倒了,一直到死也甚至沒能入職。
在派出第三位的時候,皇帝也是精挑細選了一番,一定要身體強壯健康的,這倒也安安穩穩了這麼多年,誰知道臨了還是一命嗚呼,一時之間,南中成了一個棘手的地方,更棘手的是,朝廷還在內亂之中,騰不出手來收拾那邊的土司。
而這一日,南中的問題再一次被擺在面上來,皇帝冷眼看著下頭的人,淡淡問道:“哪位卿家願意為朕解憂?”
性命攸關,眾大臣紛紛低頭,似乎壓根沒聽見這句問話。
賀文麒自然也是如此,雖然在現代,雲南那是旅遊的好地方,但如今可是沒開發的蠻荒之地,瘴氣這東西,他自然也是害怕的,若不然的話,遠遠的離開朝廷,避開這個多事之秋也是一件好事。
正在這時候,卻見一人出列,大聲說道:“啟稟皇上,臣以為,掌管南中最好的人選,非鎮國將軍莫屬。南中多有刁民,不服管束,鎮國將軍鐵血手段,才能讓這群刁民服從朝廷調令。”
話音剛落,卻見一群人跪倒下來,口中紛紛言道:“微臣附議。”
☆、第43章 流放?
大殿裡頭跪了一地的大臣;讓賀文麒覺得心驚的是;不僅僅三皇子和二十皇子一派的大臣,就是太子那一派的;居然也在附議的人裡頭,要說這些人沒有經過太子的示意;他卻是不相信的。
前面的大臣跪倒一片;僅剩下的幾個大臣便顯得突兀起來,但賀文麒總不可能跟著一起跪倒下來,而部分只屬於皇帝的大臣;也知道這件事有些棘手,他們摸摸的估量著,太子手底下的那些人,是聽了皇帝的吩咐,還是聽了太子的吩咐,雖說這兩者以往一直是相同的,但如今,卻是說不準了。
賀文麒大著膽子用眼角看了一眼皇帝,只見他的臉色鐵青,見狀他卻略微鬆了口氣,至少以皇帝的表情來看,這些人絕對不可能是他示意的。也是,皇帝把朱成皓拉出來溜達,還沒起到足夠的作用,怎麼設定直接廢了一顆好用的棋子。
只是恐怕連皇帝都沒有想到,他辛辛苦苦為了太子謀劃,甚至不惜犧牲另一個兒子,太子卻不一定能領情。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這段時間皇帝十分寵幸朱成皓,對他的寵愛甚至超過了其他三個兒子,太子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唯一的倚靠就是老皇帝的支援,這樣長久下來,他自然也有一些想法。
太子身邊,並不全是皇帝的人,皇帝這些年身心疲憊,即使關注太子,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