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2 / 4)

小說:大唐遊俠傳 作者:竹水冷

原來安祿山有兩個兒子,長子慶宗,次子慶緒,慶緒在范陽協助他的父親;慶宗是皇帝侄女榮義郡主的郡馬,一向住在京師。

安祿山造反之後;楊國忠上奏,說他們父子常常暗通訊息,若還留在朝廷,恐有心腹之患,玄宗準其所奏,傳旨將安慶宗處死,妻子榮義郡主,亦賜自盡。

安祿山得知訊息,大怒道:“你殺了我一個兒子,我就要踏破長安,殺盡你滿朝文武!”盛怒之下,縱兵大肆屠殺,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當時朝廷派出三路大軍討賊,一是新任范陽、平盧節度使封常清,他以所募的六萬壯丁,編成新軍,在河北正面拒敵;一是大將軍哥舒翰,統率胡漢雜編的邊軍,鎮守潼關,作為長安屏障;還有一路,則是河南節度使張介然,統陳留等十三郡,與封常清互為聲援。安祿山先攻張介然,陳留太守郭訥開城出降,張介然全軍覆沒,被安祿山所擒,即行處死。那封常清是個志大才疏的人,所募的壯丁,都是市井之徒,從無訓練,安祿山以鐵騎衝來,官軍不能抵擋,大敗而走。

封常清帶領殘餘的幾千潰軍,退入潼關,依附哥舒翰以求自保。

玄宗聞報震怒,即下手敕,命哥舒翰將封常清斬于軍中。

南霽雲聽得軍情如此緊急,登時熱血沸騰,將兒女之情,拋之腦後,問郭子儀道:“賊勢猖獗,生靈塗炭,我輩豈能坐視;不知朝廷可曾有令許令公出兵?”

郭子儀道:“我正是要和你們商議,朝廷昨日已派有中使前來宣詔。命我為朔方節度使,詔書要我‘守禦本土,相機出擊’。依我之見,賊勢正盛,若然只求自保,必為敵人所破,但若貿然出擊,敵眾我寡,又恐勝算難操。攻守兩難,不知南將軍有何良策?”

南霽雲道:“張太守在睢陽早有準備,令公可以與他聯兵。”郭子儀道:“睢陽太守張巡,平原太守顏真卿,這兩處地方,我都早已與他們約好了,只是兵力還嫌不夠。”

鐵摩勒忽道:“我有一策,不知使不使得?”郭子儀道:“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鐵兄弟有何良策,但說無妨。”鐵摩勒道:“若是有一支奇兵,突然插入敵後,可以事半功倍。”郭子儀道:“此計好是好,可是奇兵從何而來?若是從此地派出,又焉能通得過賊兵數千裡的防區?”

鐵摩勒道:“郭大人有所不知,今幽州境內有一座金雞嶺,寨主辛天雄與我交情甚厚,此人患肝義膽,是條響噹噹的漢子。安祿山與王伯通勾結,網羅綠林豪傑,全靠辛天雄出來揭露他們的奸謀,拉住了一班綠林同道,這才不至於全為安賊所用。他知道我來投奔大人,曾對我言道,若有所需,他願意聽從大人的差遣。只不知大人願意收編黑道上的人物麼?”

郭子儀笑道:“只要他有報國之心,論什麼黑道白道?老百姓誰不願意安居樂業,許多人流為盜寇,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的,所以我為官以來,對於盜寇,從來都是網開一面,主張用‘撫’,而不主張用‘襲’的。綠林中既有這樣的義士,他又願意為我所用,那自是求之不得!”

鐵摩勒大喜道:“如此敢請大人賜予一角文書,給他一個名義,將金雞嶺所部,編成一支義軍,縱不能決勝疆場,最少也可以在敵後牽制安祿山的兵力。”

郭子儀沉吟半晌,籌思已熟,說道:“這支義軍,初建之時,還得有人策劃才行。南賢弟,你是個將才,就請你和鐵兄弟代我去走一趟,權委那辛寨主為敵後招討使,除了金雞嶺之外,凡有願意改編成義軍的綠林豪傑,都一律收容。但望在你的策劃下能夠打幾場漂漂亮亮的勝仗。”

南霽雲正合心願,站起來道:“小將接令!”郭子儀立即寫好文書,又將一支令箭交給了南霽雲,吩咐他道:“敵後還有許多朝廷的潰軍,你也可以將他們收容。我給你這支令箭,讓你代傳號令,便宜行事。”

南霽雲鄭重接過令箭,說道:“稟告令公,我此去若能編成一支義軍,準備先打龍眠谷,直搗王伯通的巢穴。這樣做有兩個好處,既可以消滅安祿山的羽翼,又可以趁此號召綠林人物,改邪歸正,棄暗投明。王伯通現在號稱綠林盟主,若能一舉將他打垮,歸附他的人,十九可以收編過來。”

郭子儀道:“作戰之事,由你全權策劃,不必請示。好啦,事不宜遲,你們兩師兄弟今天就去吧。我等待你們的捷音!”他攜了南霽雲的手,親自將他們送出客廳,並吩咐侍從,給他們備馬。

南、鐵二人回到住處,整頓行裝,鐵摩勒笑道:“南師兄,你真該多謝我才成。你怕去不成龍眠谷,現在我已給你請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