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都找她剪。除了喜字窗花等,姥娘還會剪各種圖樣,西遊記、獅子滾繡球、水滸人物等,她能剪出故事來。
林妍看得入迷,姥娘小剪刀靈活地鑽來鑽去,很快就剪出一個人物,瞧著……像門神?
她從小就喜歡看姥娘剪紙,初中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語文老師投給作文選刊、市報民俗欄目,被錄用了以後得了十塊錢稿費呢。
姥娘:“學啊,我教你。”
林妍笑起來:“太難了!還是畫畫寫作文容易呢。”
不只是她,家裡人誰也沒學到姥孃的手藝,都沒那個耐心,試想那麼一張紅紙疊一疊就剪出一群小人兒,得多精細啊,給他們一剪子下去,腦袋都掉了,別提摳眼睛還是嘴巴了。
姥娘把剪好的鐘馗、秦瓊開啟抹平,一沓子有四個,弄了一點漿糊,然後成對貼在門窗上,嘴裡還唸唸有詞。
林妍從小見多了也習以為常。
她洗把臉就跟姥娘說去拜訪韓奶奶,她想去尋摸幾本雜誌,哪怕有一個投稿方式就可以搞起來。
姥娘叮囑她,“你姨姥肯定留你吃晚飯,你就說心領了。咱不留下吃飯,不給添麻煩。他們家三房和你姨姥住一起,現在小韓回來,且有不高興的呢。”
林妍乖巧地答應了。
結果她一出門,就見韓慕陽在不遠處驢拉磨一樣騎著腳踏車一圈圈地轉圈。
看到她出來,他兩眼一亮,感覺被解救了一樣,“林妍,我奶正讓我請你去玩兒呢。”
林妍忍不住笑道:“你就這麼請?等著我自投羅網?”
韓慕陽也笑起來,這不是有點不好意思麼,他也怕鄉下的大娘奶奶們,見了他問東問西不算,還想摸摸他捏捏他,讓他避之不及。
林妍明白他的難處,初中生都是這樣的,怕見人,尤其怕見熟人,就怕人家問東問西,見到熟人都儘可能躲著走,以前她也這樣的。
從林妍姥孃家去韓家走路六七分鐘就到,路上她就說起填埋大井的事兒,忽悠韓慕陽:“你聰明還見多識廣,肯定聽說過建設新農村的事兒,知道怎麼勸大隊幹部安全為重。”
韓慕陽:“…………”雖然知道她忽悠自己,可他居然並不反感。
“上午我跟奶說過的,她也說很危險,還讓大伯跟村長和書記說說。”
韓慕陽上午回家以後想想那個大井的確危險,他看林妍當時小臉都白了,想必是真的害怕,那還是想辦法填了好。
林妍之所以讓韓慕陽說,自然是因為韓爸的地位。村裡的大隊幹部,都或多或少找韓爸幫過忙。雖然韓爸不會管這事兒,可如果韓慕陽害怕,他大伯和奶奶再說說,其他村民再附和一下,大隊幹部還是要認真考慮的。
韓奶奶一見林妍就很高興,也踩著一雙小腳熱情地歡迎林妍,拿瓜子糖果點心等給她吃。
韓家比林家和高家都富裕,屋子自然更高大寬敞,院子裡是水泥地面,屋裡居然還鋪著瓷磚,炕上是乾淨的地板革而不是大家都用的篾席,屋裡地下的傢俱也不是以前的舊傢俱,而是買的流行的組合櫃,淡黃色,外面一層貼皮膠合板。這時候看著乾淨敞亮,其實都不是好東西,雖然漂亮卻輕薄不耐用,城裡已經淘汰了。
林妍和姨姥也是熟人,只因為救了韓慕陽,韓奶奶對她就更加親切,恨不得擺酒請她坐大席那麼隆重了。韓慕陽可是她最喜歡的孫子,當年她為了帶孫子特意去首都住了好幾年呢,等韓慕陽媽媽去世了,她寒暑假必去陪孫子。
她把各種吃的往林妍口袋裡塞,還讓韓慕陽拿口袋給林妍裝。
林妍忙勸住她,來日方長,不急在一時。
韓奶奶果然又說吃飯的事兒,林妍也忙婉拒了。
為了讓韓奶奶心裡舒服些,免得一腔熱情沒回報給救命恩人心不安,她笑道:“姨姥,我以後讀高中要常來我姥孃家,一個人騎車走路不安全,就麻煩韓慕陽跟我一起啦。”
韓慕陽:“…………”天天和小姑娘一起,我還要不要臉了?男生們會嚼舌頭的,男人碎嘴起來,更要命。不管城裡鄉下,他們小學時候男生大部分都不和女生玩。反正韓慕陽一直不喜歡和女生玩兒,林妍已經是破例,現在還天天一起上下學?
他感覺那些老同學已經開始背後指指點點說他壞話了。
韓奶奶自然滿口答應,還叮囑孫子在學校裡也要多幫襯林妍,絕對不能讓她受委屈。
韓慕陽除了答應還能怎麼的?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能自己陪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