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認為:秦國的成功,極大地得益於武器的先進。
這種理論斷言:秦國採用了先進的鋼鐵冶煉技術,鍛造出的鍛鐵刀劍遠遠優於其他國家軍隊使用的青銅兵器。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這套說辭很難得到現代考古發現的支援。
事實上,我國發掘出古代兵器的六十三個戰國時代包括秦國遺址表明:銅、鐵刀劍的比例為十比一,即銅刀劍為二百七十把,鐵刀劍為二十七把,銅刀劍的比例大大高於鐵製兵器;
同樣遺憾的是,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些鐵製刀劍是經過鍛造,從而增加了硬度、韌度,並降低了脆性的。
考古發現表明,在戰國晚期的金屬冶煉技術中,鑄造技術的大面積優先應用,遠遠超過了鍛造技術。
考古發現的證據證明:秦國在冶金技術上沒有擁有對其對手們的壓倒性優勢。
上述那種將一個國家對許多個國家的決定性勝利,歸因於技術優勢的說法,既輕佻又淺薄。它甚至都無法說明,為什麼偏偏是秦國而不是別國擁有了這種技術優勢;它同樣無法說明,為什麼秦國軍隊在取得勝利的同時,也曾經遭受過慘敗這樣一些簡單的事實。
看看近三百年來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日出之國日本與超級大國美利堅的崛起,再看看幾乎與美國擁有同樣技術能力的前蘇聯,我們就會明白這種說辭的要害不僅僅是愚蠢可笑,它的最糟糕之處,是模糊了人們對事物的深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