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問了幾個問題——審查團委員們都達成一致決議?是的。
每次都如此嗎?是的。
在被拒絕後,我有沒有試著做些什麼,以增進下次評審的機會?沒有。
沒有?我向他解釋說,在會談中我自認一直很誠懇,而對於應答方式也很滿意。我不想全部說些他們愛聽的,要不然我會覺得自己是個偽君子。
父親在美國大通銀行(Chase Manhattan)擔任了40 多年的主管。他以他的經驗告訴我,公司會堅持運用某些經過實證,而且有實效的程式、政策、價值觀以及作業方式,去挑選合適的人才。我之所以遭到一連串的拒絕,他覺得是因為我設定自己的方式,恰巧與審查團們所認定的有潛力管理者的法定規範背道而馳。這和是不是偽君子或是能力適任與否,並無關聯;而是要觀察我的風格、方法是否與施樂一致。如果真的不一致,那麼審查團們的判斷是正確的,我該到別的地方去——如果我想成為一名管理者的話。
直到今日這些話仍在我耳邊,每當我面對一個不快樂、失落感十足的部屬時,我也經常沿用他的智語來鼓勵他們:“如果情況真的很糟,如果公司真的讓你覺得非常不合理、沒有彈性,還有許多別的地方可以工作。也許你在別的地方工作會更快樂、更成功。”
父親這次的判斷就像他每次的建議一樣,完全正確。我固然已經是名很好的銷售人員,但我仍不成熟。審查團員所看後果的,並不是針對某個問題的特定答案,而是整個思考過程。我太過急躁,總是一下就跳到結論。在我的回答中,有著太多的“我覺得??”,而不是深思熟慮、理性的反應。這樣的啟示讓我有機會去看清審查團所問的問題背後的含意,並且體會到自己的回答其實是在告訴他們:我沒有耐心、性格急躁,是個獨行俠。在兵荒馬亂的危機中,如果面對一個動搖畏縮的銷售團隊,我可能就會將他們趕到一旁,想要獨撐大局。這種急就章的風格及領導方法,可能會導致施樂許多隱憂。
如果沒有這層認識,我可能還是沒有耐性、性格急躁,是個獨行俠,而最終我也可能到別的地方工作。但是,我決心要在施樂工作。
父親建議我去向上司及施樂其他主管,請教該如何處理某些特殊情況,更鼓勵我到處詢問不同的意見及方法。我照著他的建議去做,並因而受益不少。就在我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接受審查團評估之前,我找了另一名業務代表,讓他問我大約20 個不同的問題,並逐一修正自己的回答。做了這樣的準備之後。我的付出見到了成果,審查團改變了之前的“判決”,併為我背書,建議讓我成為管理階層的一員。回顧這段經驗,我認為這樣的晉升評審過程是應該的。先前我還沒有準備好成為一個管理者,所以前審查團的拒絕是理所當然的。許多人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被拒絕後就放棄,但我並未放棄,因為我決心“想”成為一名管理者。不過,僅有“想”是不夠的,審查團的拒絕促使我成長。
比教練更“教練”
這本書不是自傳,我也無意喋喋不休地去描述個人來歷。但是,我必須再提一件事,因為官與我在明尼蘇達及克利夫蘭的成功有直接關聯。在哥倫布成為銷售經理時,我的直屬上司是奈爾·拉密(Neil Lamey)(事實上,他也是那個不在乎我過去動盪不定的工作紀錄,決定晉升我為管理階層的人)。奈爾可說是我曾有過的最好上司,他幫了我不少忙。
為什麼我如此說?因為奈爾就像個“終極教練”,他讓他的部屬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他運用個人的熱誠及獨特的領袖氣質,建立了卓越的管理團隊。
光是每天去上班這件事,他都會讓你積極得像一陣風。你會想去銷售,去領導你的業務人員——即使那需要到地獄一趟再回來,以取悅他。
他告訴我:“你也可以做相同的事。”因而我更進一步運用他的技巧,自行結合一個可以由管理階層向下推展到業務階層,緊湊而運作良好的新系統。
在明尼亞波里,我運用的就是這套新系統。湯姆·史都華雖然很滿意他所看到的業績表現,不過他並未像許多人一樣把愛將留在身邊——誰會想要失去自己最佳的戰將呢?他認為我應該到一個更大的戰場。
就像奈爾一樣,湯姆也傳授了我極有價值的一課:不要死死抓住你的人,要晉升他們、驅動他們,盡你所能地讓他們快速行動。
其中道理很簡單,你讓更多的人快速進展,愈多有快速進展天賦的人就會被吸引到你的運作體系裡。死抓住一個人,並儘量長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