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一定也是很愛你們的。只不過你或許是太不理解她了,你們一定是太缺乏彼此真誠地溝通了。你一定沒有認識到你和你女兒的悲劇實際上是由於你們之間的代溝所引起的。

“代溝”,這是一個社會發展所必定出現的現象,尤其是在如今中國發生急聚變化的今天,往日的價值觀念已經日薄西山,或者至少已經不被如今的新生一代所認同。不可阻擋的全球化潮流已經讓你無法逃離當下的社會生存環境。代溝意味著孤獨,代溝意味著我們的精神漂泊,代溝意味著昨日草帽的丟失,代溝也意味著老一代人的權威喪失。我在十年前出版的一本書中曾經寫到:“ 老實說,當代中國的老年人和年輕人都是同樣孤獨的,但這種孤獨感的精神內涵則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說老年人的孤獨在於他們已經失去了往日那種長輩的榮耀和尊嚴,並繼續固守在傳統的道德規範中悲天憫人,那麼年輕人的孤獨則在於他們已經從父輩的家規中走出來,並昂首闊步在尋找自由的道路上踽踽獨行。”

那麼;既然兩代人都逃脫不了孤獨命運的話,那麼彼此真誠的溝通就應該成為兩代人互相理解的心靈鑰匙。

2002年12月,有一本叫做《父親:對生命的最後傾訴》的書悄然上市。這本書的作者張小木只是一個普通人。這本書所記錄的是作者與其在臨終前的父親真誠溝通的思想交流。張小木發現,儘管她與父親相依為命幾十年,但是隻到父親臨終前,在透過了父女倆從未有過的心靈交談之後,她才真正瞭解了她的父親,作為一位老軍人的父親。張小木說:一開始,“我只是想透過父親的人生片段和我們在最後時刻的交流,進行思考,來寄託我的哀思。寫的過程中也有過懷疑,由一個普通的女兒去寫普通的父親,有什麼人能關注呢?但是越寫越意識到,我的父親不僅屬於我的,他更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因此父親對我的人生忠告和他對人生的思考,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父女私人化的關係上,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對生命的反思”。

張小木之所以想寫這本書,是因為她發現她原本對父親在本質上缺乏深刻的瞭解。我認為正是因為缺乏這種深刻的瞭解,所以代溝才會以一種本不應該如此的隔岸觀火而成為如今兩代人溝通的障礙。

2002年10月的一天,我的好朋友,歌手陳琳約我到北京三里屯的一家茶室喝茶。她告訴我,前不久她的父親在重慶去世了。在他老人家去世前的最後一段時間裡,陳琳與其父終日相伴。就在這段時間裡,父女倆聊了很多很多。陳琳對我說:以前我和我父親從來就沒有這樣推心置腹的交談過,我突然發現我們之間其實很不瞭解。他是如此的愛我,但他從來就沒有表示過。我發現我們和上一代人的溝通實在是太少了,我們彼此都缺乏真正的瞭解。

愛源於孤獨,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周國平

確實,由於兩代人缺乏有效的溝通,因此,彼此間的互相隔閡就常常導致了愛在孤獨中沉默。而原本在“愛”的原動力下所產生出了的恰恰是彼此的漠視甚至相仇。然而,當“愛”與“仇”當這兩種原本不共戴天的情感卻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又互相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冷靜下來想想,這是為什麼?

一天,有一位家長突然跑到學校找到老師,只見她驚恐萬狀地告訴老師:昨天晚上,我的兒子對我說:媽媽,我現在還小,打不過你,等我長大了我會打你的。我會把你殺了,剁成肉餡,包成餃子吃!

這是從一個 僅有10歲的孩子嘴中說出來的讓所有家長都毛骨悚然的話,據這位家長說,孩子說這話的時候,眼睛裡露出了一種可怕的兇光。面對這樣一個10歲的孩子,面對這樣一句足以讓所有人不寒而慄的惡語,這位驚恐萬狀的母親怎麼也想不明白,一位生活在如此優越和溺愛環境中的孩子,怎麼會對自己的母親如此充滿仇恨和殺氣騰騰。

為什麼?為什麼愛會在如此的仇恨中刀光劍影?對此,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好好想一想了:我們有沒有一種傳播真愛的能力?我們作為家長在對自己孩子施愛的時候有沒有上崗證?我們有沒有資格做父母?我們有多少家長能讀懂自己的孩子?我們身為家長的有多少人能夠以平等的姿態去與你的孩子對話?我們到底知道多少有關青少年教育的正確方法?假如我們對上述問題無法回答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資格為人父母,我們就沒有理由讓孩子來成為我們自己思想殘疾的殉葬品。如果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的話,那好,下一步我們就應該而且必須知道,為了不再讓一幕幕悲劇的發生,為了讓愛能夠在明豔的陽光下不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